“脱贫攻坚犹如钉钉子,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市发改局驻洈水镇金花垱村工作组组长桂先军谈起扶贫心得,滔滔如江水。
如钉子一样钉在岗位上
金花垱村党支部书记吴华高风趣地说:“发改局的扶贫干部,恰似一颗颗永不生锈的钉子,牢牢钉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尖兵岗位。”
驻村干部共有3人,从2014年进村,就没有挪过窝。在单位全脱产,在家里全脱钩,即使生病了,也至多在村卫生室输液,绝不脱岗半步。
有一次,暗访组清早突袭驻地查岗,用手一摸,只有桂先军和宋志兵的两条毛巾是湿的,刘启平的毛巾是干爽的,怀疑他晚上没有驻村。原来,他当天晚上高烧了一夜,清早脸都没洗就去村卫生室输液了。
驻村干部真的很不容易。不说“抛妻别子”,不说沐风栉雨,不说贴钱贴油再贴米,仅坚守在“火炉”里就足以令人敬佩。
去年夏天,他们租住的房子迎西晒,又没装空调,即使晚上连山墙都热哄哄的,房子如火炉,烤得人受不了。宋志兵一餐饭做下来,连短裤都是水,但他从来没有怨言。
市发改局局长薛志鸿下村扶贫,才发现驻村干部过着“烈日炎炎似火烧”的日子,深受感动,当即表示要帮驻村工作组装空调,但驻村工作组以“不给局里添麻烦”为由,婉言谢绝了。在给全局党员干部上党课时,薛志鸿宣讲了宋志兵的事迹。谁知宋志兵很淡然地说“真金不怕火炼,习惯了就好了”。
如钉子一样钉住帮扶
市发改局驻村工作组是个勇挑重担的团队,他们每人对口帮扶5个贫困户,使尽浑身解数,全力帮扶,解决了贫困户的许多实际困难。
贫困户陈德元19岁的儿子从出生就没上户口。陈德元一直误以为没有多大个事,自己也不着急。儿子要出门打工,但没有身份证出不了门,一家人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刘启平闻讯后,主动代办,“路都跑成槽”。
而桂先军就更“奇葩”了,简直成了代办专业户。“反正我每个周五都要回城,顺便帮贫困户跑跑腿,理所应当。”市行政服务中心的残疾窗口,桂先军去得最多,先后为5名贫困户办理了残疾证。桂先军解释说:“有的贫困户虽有残疾,但大多没当回事,没有主动申报。我们扶贫干部有义务有责任帮忙把政策用足用到位。”
去年在该村的乐乡大舞台上,以桂先军为原型的小品《脱贫风波》演出后,小品主角“桂哥”,便成了桂先军的别名。不论贫困户,还是村干部,都亲热地叫他“桂哥”。
宋志兵不仅是驻村工作组的大厨,还是洈水镇脱贫攻坚的专家。他对精准扶贫的政策学习很透,工作研究很深,工作经验不少。他曾受邀在洈水镇扶贫干部培训班上主讲精准扶贫;他曾在王麻堰、樟木溪、蒋家冲、野鹅堰、豹子岭等5村巡回指导,甚至连洈水镇整理精准扶贫档案,也请“宋大师”出马。该镇分管精准扶贫工作的人大副主席唐后胜由衷地说:“我镇几次顺利迎检,‘宋大师’功不可没。”
如钉子一样钉向梦想
原包村干部彭鹏程说得好:“在金花垱村,市发改局、市税务局洈水分局、金津矿机以及镇村两级的扶贫干部,如同一颗颗闪闪发光的钉子,钉住脱贫攻坚,钉向脱贫梦想,开创了金花垱的新时代。”
如今的金花垱,硬件大升级,新建了村部,安装了路灯;软件大裂变,2019年整村出列、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由原来的软弱涣散村跃入洈水镇先进村行列。村干部的精气神,与扶贫干部的钉子精神,凝聚成脱贫攻坚的强大气场。
时间表、作战图、责任清单……佐证着精准滴灌的征途;
再排查、再整改、再发力……奏响了脱贫不脱钩的乐章。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