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6口5人老弱病残,脱贫路怎么趟出来的?

9月15日,在刘家场镇仙楼香村,2组村民张珂连正忙着种油菜,“前年就脱贫了,我一年可以挣3万多!”

与其他人不同的是,张珂连干活时手上拿着一根导盲棍。该村党支部书记汪云峰介绍,57岁的张珂连,26年前患视网膜脱落,从此失明。父母年迈,妻子余凤兰四级肢体残疾,大儿子从小智力和视力都是一级残疾。

一家6口,3个残疾人,一根导盲棍怎样趟出脱贫路?

01

一锄头挖在脚上

张珂连失明的那年,小儿子只有1岁,上有年迈的父母,妻子又干不了重体力活。张珂连横下一条心: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撑起这个家!

刚失明时,张珂连适应日常生活十分困难,磕伤、碰伤数不胜数。张珂连说,刚开始在地里干活不熟练,锄地的时候,没有把握好距离,一锄头挖在了脚上,“疼得受不了,鲜血直流”。

有一次在山坡上,张珂连一手拿导盲棍探路,一肩挑着两箩筐红薯,箩筐磕到了路边的石头,他摔倒在地,好半天爬不起来。当时四周又没人帮忙,他只能忍痛爬起来,一瘸一拐继续挑。来回几趟,晚上挑完回到家时,妻子余凤兰才发现,张珂连左腿上全是大片的黑紫色淤青。

02

“再苦再累都要坚持,不能全靠政府帮!”

2013年,张珂连一家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现在政策真的好。”张珂连介绍,他家每月有580元的低保金,他与大儿子每人每月有150元的残疾人护理补贴,妻子余凤兰每月有50元的残疾人护理补贴,家里两个老人每月每人有103元的基础养老金,母亲每月还有50元的高龄补贴。

张珂连说:“我们不能全靠国家帮,虽然辛苦些,但是再苦再累都要坚持!”

于是,张珂连每年坚持养六七头猪、二三十只鸡、还种了3亩多田,油菜、玉米和花生轮茬种。老人干不了活,大儿子帮不上忙,小儿子在部队服役,只能靠张珂连和余凤兰,配合着干田里的活,余凤兰腿脚不方便,搬种子、搬肥料的力气活都要靠张珂连。

张珂连说,今年收花生的时候,他几乎很少休息,白天拔花生,晚上就坐在山坡上摘花生。

03

“相信日子会越过越好”

张珂连一家,牵动着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的心。

2017年,村里为张珂连送来3000株油用牡丹幼苗,帮他拓宽增收渠道。没有肥料,工作组就是农资采购员;生猪出栏了,工作组忙着帮助联系生猪销售渠道。

走访慰问,嘘寒问暖,张珂连的帮扶责任人来得最勤。张珂连说,他们除了送米、油等生活物资外,家里的一些小家电坏了,马上就会送新的来。

2018年,张珂连一家脱贫。

张珂连介绍,去年他仅养猪、养鸡、种玉米的收入就达到了3.6万元。今年上半年,张珂连的10头小猪仔卖了1万元,自己还留了6只喂养,加上养的二三十只鸡,今年可以拿到2500元的产业奖补。

张珂连的小儿子张希望,已在青海某部队服役8年,即将结婚成家。张珂连说,“我相信,我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