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海珠桥始建于1929年12月,1933年2月15日正式通车,它是广州市首座跨江大桥,也是中国罕见的开启式铁桥,既能方便两岸交通,又能让大型船只沿江直上白鹅潭、沙面,保证了珠江水运和港口船运的无缝对接。
海珠桥建成后,对于改善珠江两岸和广州港的交通起到了重要作用,它历经风雨,曾一度被炸毁,却又再次“重生”,成为广州人民心中不可磨灭的文化地标。
1938年10月,日本全面包围广州。出于战略考虑,国民党广州警备司令部忍痛破坏海珠桥的开闭部分,目的是阻止日军船舰来往珠江河段。尽管如此,贪得无厌的日军部队占领广州后,竟然将海珠桥的开合机全部拆卸,运回了日本。从此海珠桥便丧失了开合功能,大型船只不能进入内港,只能停泊在黄埔码头。
1949年,国民党从广州败退前夕,提出“总撤退、总罢工、总破坏”的口号,以破坏海珠桥为主要目标,妄图将广州城变为废墟。当年的10月14日17时50分,珠江上传来猛烈的爆炸声——曾凝聚广州人骄傲和梦想的海珠桥被炸毁成了两段。
由于国民党炸毁海珠桥的计划仓促,没有及时疏散民众,造成市民死伤达400多人,民船沉毁100多艘,震损房屋数百间,受灾居民达3000多人。
炸毁了海珠桥,却无法炸毁广州人民对生活的希望与热情。1950年3月25日,广州市政府开始重建海珠桥,仅用6个月时间便把海珠桥修复并通车,重新连接广州南、北市区的交通。
作为广州历史最悠久的一座桥,后来海珠桥经历了多次扩建和加固,依然屹立在广州历史和文化的深处,默默地见证着时代的风云变化。
(作者单位:南方都市报)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