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人民日报创刊旧址

人民日报创刊旧址(邢建军 摄)

在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里庄村的人民日报创刊旧址里,立着一棵有着上百年树龄的老椿树。老椿树紧依着邓拓旧居,树高几十米,甚是挺拔。仲春时节,老椿树枝叶繁茂,偶有鸟雀停落在树梢啁啾鸣啭,与满院子的繁花相映成趣。

这棵老椿树见证了一段党的新闻事业的辉煌历史。从1948年春天到1949年春天,党的第一大报《人民日报》在里庄村孕育生根。

邓拓旧居前的老椿树(邢建军 摄)

一年左右的时间里,《人民日报》伴着解放战争战略大决战的前奏,迎着初升的朝阳,越过苍茫太行,为党的解放事业嘹亮放歌。

从一个春天里走来,在另一个春天里离开,她用铅与火熔铸出钢铁筋骨般的红色品格,也把浓浓的墨香沉淀在《人民日报》与里庄人几十年根脉相连的情谊中。

人民日报工作人员当年住过的老院(邢建军 摄)

人民日报创刊旧址守门人康贵起今年69岁,每每有前来参观的人,他都会放下手中活计,引领游客参观。从邓拓旧居到张磐石旧居,从印刷厂到译电室,伴着钥匙的哗哗作响,一扇扇门被推开,那段红色记忆扑面而来。

那年春天 一粒种子在光禄山脚下扎根

里庄,一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人民日报在这里开始了她的辉煌历程。

在距离西柏坡几十公里的地方有座历史文化名山,名为光禄山,里庄村便盘卧在光禄山的脚下。山脉连绵起伏,环抱着里庄,里庄人世代耕种生活在这里。

70多年前,人民日报在这里创刊,党的新闻事业的一粒种子在里庄村扎下了根,村西一排大树的掩映下,就是人民日报创刊旧址。

虽说正式创刊是在1948年6月,但要寻找她孕育的时间刻度,还要将指针回拨到那年的春天。

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和党中央东渡黄河,离开陕北前往华北,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

黎明破晓之际,在红色革命根据地西柏坡,一声声电报,节奏清脆;一次次会议,通宵达旦;一张张战略决战图,徐徐铺展,党的革命事业正酝酿着一场战略转折。

5月9日,中共中央作出重要决定,将晋冀鲁豫解放区和晋察冀解放区合并为华北解放区,成立中共中央华北局和华北人民政府。毛泽东在复电刘少奇的建议中提到,“两大解放区合并,成立大党校、大军校、大党报。”这里所说的“大党报”,指的是能够指导全局性工作的中央机关报。

6月8日,兼任华北局第一书记的刘少奇主持华北局会议,讨论办大党报的问题。

五月槐花飘香,里庄的天气还有些微凉。由张磐石任总编辑的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团队和由邓拓任总编辑的《晋察冀日报》团队先后进驻河北省平山县里庄村,准备合并后着手创办中国第一大报——《人民日报》。

张磐石(资料图片)

里庄,距离西柏坡30多公里,距当时的华北局、华北军区所在的烟堡村2.5公里,距华北人民政府所在地王子村仅1.5公里,南有光禄山,西临冶河,民风淳朴,是支前模范村。

里庄村本就不大,村里突然来了一群穿军装的人,村民们表面从容,暗地里却不断打量。当得知来人是为大伙分田地的共产党人,是解救百姓于苦海的八路军,并且这些八路军都是“文化人”的时候。里庄人心照不宣,达成默契:村里来了“文八路”,要严守这个秘密。

身在西柏坡的毛泽东主席在百忙之中题写了新的《人民日报》报头,他一连写了4幅,并经过反复揣摩筛选,在自己认为满意的字上作了圈点,时任版面编辑的何燕凌从圈点的字中,选出“人民日报”四个字,有的放大一些,有的略作缩小,将它们拼制成自左向右的横排报头。

毛泽东为《人民日报》题写的报头(资料图片)

版式设计好了,创刊日期迫近,报社将新设计的版样拿到薄一波处审定。薄一波看了以后认为很好,还提出意见,认为不必把报头放在正中,可以放到报纸的左上方去。何燕凌重新画出版样,薄一波即予批准。《人民日报》的报头就这样确定下来,一直沿用至今。

毛泽东题写的报头,还有一些经他审阅修改的稿件,在定都北京之后,何燕凌完整无缺地将它们交给了人民日报档案室。

何燕凌(资料图片)

“毛锥十载写纵横,不尽边疆血火情。故国当年危累卵,义旗直北控长城。山林肉满胡蹄过,子弟刀环空巷迎。战史编成三千页,仰看恒岳共峥嵘。”创办大党报《人民日报》,邓拓心情激动,夜不能寐,挥毫写下这首充满革命豪情的七律,并将它刊登于最后一期的《晋察冀日报》之上。

邓拓《晋察冀日报》终刊诗(资料图片)

6月15日,《人民日报》创刊号付梓印刷,创刊号上发布了华北解放区正式组建的消息,还发表了社论《华北解放区的当前任务(代创刊词)》。

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在战略反攻的大后方,在炮火连天的战争前线,担负着党中央机关报的使命,红色报纸《人民日报》应运而生。

那些稚嫩的芽啊 离不开大地的滋养

作为中国第一报的《人民日报》,里庄村是她起步的地方。里庄人曾用小米、高粱,养育了身着军装的《人民日报》创办者。

听说报社的同志来,里庄村家家户户腾房子,像迎接亲人一样迎接《人民日报》的创办者。邓拓住在邢狗老家,社长张磐石住在李志安家。报社的总电台设在康增祥家,总编辑室设在康玉文家,拣字房设在康绍光家,机关伙房设在康套狗家,大伙房则设在康对宝家。报社的印刷厂设在李祥妮家,东房印刷,南房裁纸,北房付印成册。因印刷厂所占面积较大,李祥妮便义无反顾地举家搬到了另一户人家去住。

一天,里庄村教育委员领着报社工作人员来到康馀禄家,说这次要多住些日子,并且没有房钱,康馀禄回应:“全是见外的话!人家抛家舍业,为大伙把命都豁上了,谁给钱了?咱还要房钱?”

里庄村教育委员说这次同志们住下要办事、写文章,需要明亮、能见阳光的房子,康馀禄二话没说,领着全家从冬暖夏凉、宽敞明亮的西房搬了出来,住进了又窄又暗的东房,把西房让给报社作编辑部。

“你们为大伙拼命,大伙为你们倾其所有!”本着这种朴素的想法,里庄人和这批穿军装的“文八路”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建立起浓得化不开的鱼水情。

时任人民日报总编室主任,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的李庄当时住在康增寿家里。他在《难忘的岁月》一文中这样回忆:“我们在里庄村住的时间并不长,但当地老百姓对报社同志的深情厚谊却让我们难忘。老百姓纯朴、厚道,热爱共产党,热爱人民政府,热爱八路军。”

李庄为人亲切,平易近人,又因为他的名字和“里庄”同音,里庄人对他印象非常深刻。康增寿老人回忆:1948年7月的一天傍晚,他的母亲突然患病昏倒在地,不省人事,正好被刚从编辑部下班回来的李庄看到,李庄迅速把病人送到卫生所,找医生进行了紧急抢救,一直忙到病人苏醒,没了生命危险才休息。

当时报社正式人员有100多人,还有家属、孩子,村里近200户,一多半的人家都住进了报社人员。

同一屋檐下,里庄人眼见着,人民日报的记者编辑天天菜饭、芋头、高粱填肚子;眼见着,他们为了赶稿子印报纸,经常点灯熬夜到天亮;眼见着,他们好不容易有点空还争抢着为百姓做活计,教百姓认字、打篮球。

里庄人打心眼里敬佩这些手上能握笔、脚上能沾土、心里有理想、特别能吃苦的“文八路”。

里庄人知道他们干的是了不起的大事,所以,只要有机会能为报社做点事,大家都争着抢着去。

据村里的老人回忆,那时,很多村民主动为报社打杂、挑水、做饭,用木架耧车和牛车为报社送报纸。在此期间,父老乡亲为报社提供了几乎全部的生活用品,炊具、炕桌、铁锨、扫帚、水缸等一应俱全,还保障着报社一定数量的粮食和蔬菜供应。

最好的粮食、最亮的房子、最精干的劳力,子弟兵所需,里庄所能,和盘托出。没有口号式的喧嚣,没有誓词般的铿锵,没有表态式的华彩,只有心与心的碰撞和满满的感动。

人民日报工作人员当年用过的砚台(邢建军 摄)

在人民日报创刊旧址,有台印刷机静静地停放在角落里。跟现代化的印刷设备比较起来,这台印刷机显得很简陋,主体构造加上一个大齿轮,高度不足一米。当时,报社有两台印刷机,一台是湖北汉阳造,一台是日本造。其中一台是之前由曾在国民党的报社工作,后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张保顺秘密送到解放区的。印刷机用从敌人汽车上拆下的发动机作动力,因为陈旧,还时常缺油,经常出问题。如果这一系统出现故障,便改用手摇发电机。每当此时,里庄人就有了帮忙的机会。他们不分昼夜,随召随到,轮流拧摇印刷机,谁都不偷懒,一直摇到报纸印刷完毕、正常出版为止。

康贵起介绍《人民日报》创刊情况(邢建军 摄)

在艰辛而劳苦的岁月里,里庄人用包容和纯朴,为人民日报传递了里庄温度、里庄信赖、里庄勇气、里庄力量,一直温暖着人民日报。

那顽强的根茎 浸透了奋斗和牺牲的血泪

人民日报在里庄创刊,老一辈革命家对报社年轻的新闻队伍倾注了关心和爱护。毛泽东把人民日报的记者称为“人民的记者”。

1948年夏秋之间,为集中采访华北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情况,人民日报社和新华社华北总分社抽调20多人,组成记者团。10月2日,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发表讲话。看着一个个年轻的新闻工作者,刘少奇说:“你们的笔,是人民的笔,你们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后来担任刘少奇同志秘书的姚力文回忆说:“我是1948年深秋从晋冀鲁豫前线调到华北《人民日报》的。少奇同志讲得深刻,使我豁然开朗。”

党中央办大党报,还着眼于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到来的战略大决战。人民日报社址在里庄,《人民日报》上刊登的重要社论、重要消息大多来自西柏坡,由中央领导亲自修改、审定。毛泽东主席还多次为报社撰写消息、社论。

毛泽东妙笔退敌军的故事,就发生在人民日报创刊不久。

1948年10月,辽沈战役揭开战幕,为配合东北野战军作战,华北野战军杨成武兵团提前发起归绥战役,牵制傅作义军主力。我军节节胜利,敌人溃不成军。蒋介石从沈阳飞往北平,与华北“剿共”司令傅作义密谋,妄图偷袭石家庄和位于西柏坡的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北平地下党冒着电台被敌人侦破的危险开机,将这份事关中共中央命运的重要情报发往华北军区。

因部队在外地作战,此时的石家庄已是一座空城,军情十万火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来到中央军委作战室商议,很快作出迎击敌人的部署:在军事上,调动部队和民兵抗阻南进奔袭之敌。

在作出军事部署的同时,毛泽东还有妙计退敌。他于10月25日至31日之间,一连为新华社撰写了三篇稿件,以雄韬伟略展开了一场吓退蒋军十万兵的“空城计”。

10月25日深夜,胡乔木给人民日报社打来电话,说明天要刊登一则消息。当时,各个版面已经交付印刷,值班编辑紧急喊停,把这则消息换了上去。

毛泽东亲自撰写的这条短讯《蒋傅匪军妄图突击石家庄》,刊登在10月26日《人民日报》的头版上。

人民日报刊发消息《蒋傅匪妄图突击石家庄》(资料图片)

报纸印出来后,报社立即安排交通员,马驮人扛,日夜兼程,越过敌人的封锁线,通过化装、伪装,秘密把当天的报纸送往前线,一定要让敌人看到。

看到人民日报这则消息,蒋介石和傅作义惊呆了,他们自以为这是一次极为秘密的行动,可是部队尚未出发,解放军对一切已了如指掌。但蒋介石还是决定孤注一掷,仍然命令部队继续前进。

为了迷惑敌人,毛泽东又拟就了第二篇稿件《华北各首长号召保石沿线人民迎击匪军进扰》。

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平汉线上,冀中七纵队首先在望都、方顺桥、清风店一带对敌人展开阻击,于29日主动撤离第一道防线,转移到第二道防线唐河南岸。敌兵于30日到达唐河北岸,动用了3个师的兵力,以损失1500人为代价突破了第二道防线。现在,敌军距石家庄只有50公里了!

领袖在唱“空城计”,人民日报的编辑也在紧密配合,他们撰写了消息《石庄人民充满信心准备歼灭蒋傅匪军》,刊登在10月31日的头版上。

人民日报刊发的述评(资料图片)

此时,毛泽东又挥笔疾书撰写了第三篇稿件《评蒋傅匪军偷袭石家庄》。文中说:“现在北平是这样的空虚,整个蒋介石的北方战线,整个傅作义系统,大概只有几个月就要完蛋了,他们却还在那里做石家庄的梦。”一篇仅600字的述评,就把敌人面临垂死挣扎的局面,偷袭石家庄的真实企图、具体部署和后顾之忧讲得清清楚楚。这样先声夺人的新闻和评论,字里行间无不透出似有千军万马严阵以待,聚而歼之的气势和决心。

毛泽东的述评让敌人疑神疑鬼,闻风丧胆。蒋介石和傅作义急令收兵。就这样,他们挖空心思组成的十万偷袭兵团,以伤亡3700人、损失战马240匹、丢下汽车90辆的代价,宣告失败。两天后,当蒋介石获悉解放军三纵队31日晨才赶到沙河,而此前中共中央驻地西柏坡确实没有守兵的时候,捶胸顿足,追悔莫及。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步伐不断加快,国民党反动派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不断派暗探到解放区刺探,还不时派出侦察机轰炸。特别是1948年9月,乡亲们得知傅作义妄图偷袭石家庄和西柏坡的消息,大家行动起来,与报社的同志们悄悄挖坑道,准备把来不及转移的大型机械就地深埋,部分编辑、记者也分散到临近山区的村庄,以备里庄被偷袭或者遭遇轰炸,报纸可以照常出版。

敌机来轰炸时,房东杨银玲大娘看到李庄在办公桌前纹丝不动,她劝李庄躲一躲。李庄说:“敌机是吓唬人的,不要怕!”杨大娘急得哭了,拉着李庄:“你不走,我老婆子怕什么,要死咱们死在一起!”

这携手并肩的情谊,在战火中被锻造得愈加坚不可摧。

这些日子里,《人民日报》上捷报频传,一篇篇胜利的消息、通讯、述评令人心潮激荡。这波澜壮阔的大决战交响乐,定格于《人民日报》的字里行间,成为震古烁今的辉煌史诗!

树高千尺 唯有根深

从里庄到北京的金台西路,有着人民日报的青春梦。青山不老,苍翠的太行山记忆如昨;岁月如诗,历经沧桑的里庄人民情深依旧。

1949年3月上旬,北京解放后,人民日报工作人员全部离开里庄,移师首都。

一年左右的日子里,人民日报与党和人民风雨兼程,迈出了成长道路上坚实的步伐。

这一串坚实的足迹里面埋藏着深厚的情谊,那是人民日报的里庄情,也是里庄的人民日报情。

人民日报离开里庄的日子里,里庄人民把那些振奋人心的岁月珍藏在内心深处,时至今日,那份感情依然滚烫。

村民康增寿家曾住过报社的同志,受他们影响,他也尝试着写新闻或者回忆录,还在北京的一些报纸上发表过不少文章。南下老干部、人民日报在里庄时曾担任村教育委员的邢克良,是村里长年订阅《人民日报》的读者之一。他去世后,留给后人的遗物就是一张他保存多年的1948年版的《人民日报》。

里庄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承载着人民日报童年的梦。为了让让那段红色历史更多次地被传扬,2010年,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委在人民日报社的大力支持下,开始着手在旧址上建设人民日报展馆。

为人民日报作贡献,里庄人再次不假思索付诸行动。人民日报展馆的建设,涉及十几户人家,大家二话不说在征地合同上签下字。展馆修建历时近两年,建筑工程队克服地下水位高等施工难题,一直坚守到工程竣工。展馆修建完毕,看到一张文物征集令,村民又纷纷无偿从家里翻出压在箱底的老物件,把展馆填得满满当当。其中就有一块刻有“为人民服务”字样的木匾。那是1948年,里庄一位小学教师,为感谢人民日报社对学校教育的大力支持而精心雕刻的。人民日报迁往北京时,将这块木匾留在了里庄,被房东康馀贤和他的儿子康贵起珍藏了多年。他们毫不犹豫地拿出来,挂在了展馆的墙上。

康贵起一家(资料图片)

如今,康贵起在旧址当起了守门人,走进展馆的那一瞬间,他便从一名守门人变成了一名解说员。他文化程度不高,但经过十几年的解说锻炼,展馆墙面上的文字他能倒背如流。里庄人对人民日报朴实的情感,全部融在这带着浓浓平山味儿的解说中。

康贵起收藏的“为人民服务”牌匾(邢建军 摄)

“这些年了,几乎每年都有人民日报的同志回到里庄寻根。”康贵起从值班室里搬出来一个档案盒子,里边整整齐齐地码放着厚厚一摞参观登记本,摞登记本旁边,还摆放着一本特别的红色签字本。在上边签下名字的都是与《人民日报》有特殊渊源的人,其中有当年参与人民日报创刊的老同志,有人民日报新入职的员工,还有当年那些“文八路”的后代。

2016年,里庄《人民日报》旧址迎来了一位87岁的老人。老人名叫付江海,人民日报创刊时他担任“山河邮局”投递员,每天负责将新印出的报纸从里庄送往西柏坡。

党中央移驻西柏坡,晋察冀边区邮政管理局就专门成立了为党中央提供通信服务的邮政机构。但是,邮局应该叫什么名字,大家颇费了一番工夫。最终,名字被定为“山河邮局”,既有“大好河山”之意,又有更深一层的保密目的。

来到当年热血奋斗的地方,付江海老人非常兴奋,站在旧址门口,望着远处的光禄山,老人陷入回忆,每天天不亮,还带着油墨香的报纸,便被运往各地,有的走陆路,穿过村前的山坳,有的走水路,沿着河水顺流而下,有的还要穿越敌人的封锁线。

“那年我20多岁,正是年轻力壮的时候,总觉得有用不完的力气,每天骑上自行车早上出发到西柏坡,中午返回。”老人激动地说。

从里庄到北京的金台西路,从乡间小路到摩天大楼,人民日报敲响了蔚蓝色的天窗,获得了更多的阳光雨露。70多年过去了,如今的人民日报已经成长为涵盖报、网、端、微、屏等10多种载体,覆盖近10亿受众的全媒体平台。

里庄,也融入脱贫攻坚的战场,当年的支前模范村已经成了小康富裕村,土坯房变成新民居,宽敞大马路穿过村庄,连接远方,向着北京的方向。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各地到人民日报展馆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旧址小院里,青砖、白墙、石子路,石碾、油灯、印刷机,仿佛在静静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门口立着一块石碑,正面镌刻着几个红色大字:人民日报从这里走来!

《人民日报》创刊碑文(邢建军 摄)

背面一则碑文上书:“在解放战争的硝烟里诞生,在时代风雨的洗礼中成长,河北省平山县里庄是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的光辉起点。”

清晨的阳光照在那棵百年老树上,把满树的枝叶照得透亮。离老树不远处立着一块展板,上面写着“树高千尺,唯有根深!”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