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印迹】安徽灵璧:灵北抗日中学

灵北抗日中学旧址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尹集镇菠林村。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共淮北苏皖边区第四地委为了培养抗日人才,在根据地内开展文化教育工作,1944年1月,在灵北菠林庄张家祠堂创办灵北抗日中学,因学校地处皖东北,又称“皖东北中学”,主要培养地方区乡干部、教师、税收人员、财会人员、部队文化教员、宣传干部等。

灵北抗日中学曾由时任灵北县县长农超谋兼任校长,在宿东地区民众中享有较高威望的教育界知名民主人士王东藩任副校长,时任杨疃区代理区长刘彻任教导主任,邱培灵、汪木兰、陈西文、杨锡瑞、王春泉、张树一等任教员。

中学初办时在校学生近百人,至1945年4月发展到400人左右。根据当时形势需要,学校将年龄较大、文化基础较高的学生编为财经班、师资班、行政班;将年龄较小、文化基础较低的学生编为初中班。学生基本由解放区乡村青年干部、敌占区的青年学生、抗日干部子女、烈士子女、具有初小以上文化程度的学生等构成。

灵北抗日中学开设政治、语文、数学、地理、历史、音乐、体育等课程,没有正式课本,全部是油印讲义。教学内容上紧紧围绕抗日战争的需要,政治课主要学习党的抗日方针、政策和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等内容;语文课主要学习毛泽东的《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青年运动的方向》《〈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著述;历史课主要讲授我党我军的发展史;军事课主要学习军事理论知识,并进行射击、投弹、单兵动作等训练。

灵北抗日中学的创立,实际上是为了争取敌占区青年参加革命,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和文化水平,为抗日战争培养人才。学生在树林子里或祠堂内上课,用背包当板凳,在腿上放小木板当桌子。学生组织及日常生活是半军事化模式,每10名学生配一支步枪,还配有手榴弹。除学习文化知识和革命理论外,学生们还经常参加当地革命斗争和革命活动,如参加抗日宣传、开展减租减息运动、动员群众参军、参与生产劳动等。学生们住群众家、睡地铺,尽管生活极其艰苦,但情绪十分高涨。他们顺应战争形势需要,背包放下来学习,是学生;背包背起来革命,就是战斗队、工作队、宣传队。

灵北抗日中学开办期间,党组织活动是半公开化的,分别在1944年秋季、冬季和1945年3月发展过三批党员,并先后培养三批学员共计800余人到淮北苏皖边区各抗日根据地参加党、政、军各部门工作,大部分学员担任了基层领导或群众团体负责人。因此,当年的灵北抗日中学曾有皖东北的“小抗大”称号。

斗争形势风云变幻,灵北抗日中学校址几经变迁。1945年9月,学校迁往泗县,后并入淮北师范学校。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