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城市建言征文】让人才成为城市发展“引擎”

(作者 左青)我在松滋度过了18岁之前的少女时代,后来离开松滋求学、工作、婚嫁、异地定居。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迁徙一代,每年春节返乡祭祖的时候,看到家乡的变化,内心百感交集。

记得读大学的时候,寒暑假返家,每次都要坐四五个小时的长途大巴。汽车摇摇晃晃,人也晕晕乎乎,即使半年归家一次,也视归家为畏途。后来得益于荆松一级公路和城际公交的便利,可以坐动车再转909回家,变得更愿意往家跑。也是在一次次的离开和归来中,见微知著地感受到松滋这座城市的悄然焕新,林立的地产项目是人口增长的需求,稻谷溪公园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的文娱生活,路网拓展、桥梁横架更是鲜活的城市内生动力的见证。

家乡巨变令人欣喜。近几年,我发现了身边的两种新的迁移现象。一是在乡村生活了大半生的长辈们,居然不再安土重迁,慢慢有了在新江口购房的意愿并付诸实践;二是昔日的同窗好友们,部分在大城市短暂工作两三年后,通过考公、考编、创业等方式,返回松滋就职定居。一座城市,近可吸纳乡镇人口进城,远可招揽离乡人才反哺,城市规划与发展前景得到各个层面的认可,自然已呈腾跃之势。

城市发展需要人才。眼下各大城市招揽人才的政策层出不穷,但中小城市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对人才的虹吸效应不强。中小城市招揽人才的主要劣势,在于无法提供满意的薪酬待遇、基础建设相对薄弱、缺乏地区吸引力以及文化观念相对保守、缺乏创新和冒险精神。因为和自己的阅历相关度最高,我每年都会关注松滋的人才引进政策。目前,在松滋人才引进政策里已经体现的,诸如子女入学、家属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细节的服务已经比较到位。

为更好发挥人才的价值,助推松滋发展,提一点关于人才引进的浅薄建议:一是解放思想爱才。希望更进一步转变观念,制定更加积极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提供更具竞争力的薪酬待遇,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开放姿态。二是措施精准引才。明确城市的功能定位,松滋将以什么样的产业为发展基石,围绕产业发展和松滋这座城市的核心优势,摸排本地优势资源、重点产业、重点企业,摸清人才需求的具体领域、数量和层次,精准招揽匹配度更高的人才。三是优化环境留才。要积极探索怎样更好地留住人才,重视事业平台的提供、良好就业生态环境的营造,搭建有利于干事创业的软环境,尽量缩小医疗、教育、基建等方面与大城市之间的差距,栽好梧桐树,方能引凤来栖。

祝愿家乡发展越来越好!

(编辑:王可 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