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松滋简史(第一章)

从五四运动到第一次大革命

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五四运动影响促进了松滋人民的觉醒,给松滋人民以最初的革命启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和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后,中国大地很快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运动新高潮。松滋旅外进步学生的革命活动便成为松滋大革命的滥觞,在他们的宣传和带动下,革命的洪流逐步涌入县境,并最终在松滋大地演成一派前所未有的大波巨澜。

一、五四运动在松滋的影响

1919年5月,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在中国爆发。在五四运动影响下,松滋这块土地上开始萌发革命的新芽。

五四运动后,松滋进步青年即倡导和发起新文化运动。他们鞭挞“国粹”,力斥旧礼教,向封建伦理道德发起猛烈进攻。在这种进步思潮推动 下,松滋进步开明知识分子杨传松于1923年在老城创办松滋有史以来第一所女子学校──松滋县第一女子高级小学。女子小学由熊士汉担任校长,开设国文、体育、音乐、手工等课程。在校学生在新文化的熏陶下,思想逐步得到解放,知识面大为拓展,不少人由倾向进步而投身革命。大革命时期,参与组织领导松滋妇女运动的魏崇礼、李成信、熊映贞、王业贵等人便是当年女校的学生。女校的功绩,不仅在于培养了一批新女性, 更在于它率先以实际行动对松滋的封建文化进行了有力的打击。

在五四运动的影响和推动下,松滋进步青年纷纷辞别家乡,负笈远方, 寻求新知。从1920年起,先后有李逊夫、沈德纯、覃鸣周、雷鸣泽、庞彩五、黄小宋、胡仲连、张英、杨其权、黄绍豫、张波臣、杨伯卿、李辉华、胡英伯、刘鸿轩等分赴北京、上海、武汉、荆州、沙市、宜昌等地求学。其中多数青年在学校接受革命思想,走上革命道路。大革命时期,他 们中不少人返回家乡,成为松滋革命的先驱。

二、益成书局与旅省同乡会

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广泛传播,并逐步走上与中国工人阶级相结合的道路,中国共产党产生成为历史必然。1921年7月, 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有了自己的领导,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大力推动和积极帮助下,1924 年 1 月,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建立。一部分旅居武汉、荆州、沙市、宜昌的松滋籍进步青年学生相继加入共产党,一些松滋籍共产党员也根据组织决定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成为“跨党分子”。

国共合作以后,全国范围内很快掀起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运动新高潮。一大批旅外松滋籍进步学生纷纷回县从事革命活动。1924 年夏,松滋旅省学生庞彩五、黄小宋、熊勃然等利用暑期回乡。为让松滋各界人士了解国内革命形势和国共合作后民主革命的新纲领新政策,他们决定在新江口开设益成书局,专门发行进步书刊。益成书局出售的书籍有宣扬新三民主义的《三民主义》、《五权宪法》等进步书刊,还有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继益成书局开办之后,他们又在新江口开办平民夜校,实施义务教育, 教学员认字读国文,向学员介绍革命形势,讲解三民主义。一些已加入国民党的旅外学生假期回乡还在县内秘密开展党员发展工作。黄小宋、庞彩五等人即以益成书局为据点,一面筹集活动经费,一面发展党员组织。1926年1月,县党部筹备委员会成立后,益成书籍便成为县党部筹备委员会的活动据点。益成书局开办近三年时间,直到1927年5月四川军阀杨森东下“讨赤”, 才被迫停办。

1925年初,松滋旅省同乡会成立。会长覃鸣周( 共产党员)。同乡会会员绝大多数是当时旅居武汉的学生,他们曾于 1924年参与迎送广州沙面罢工赴京请愿代表,是当时革命的活跃分子。1925年2月,同乡会创办革命刊物《松涛》。《松涛》为十六开铅印本,由覃鸣周担任主编,内辟新闻、杂论、时事短评、诗词等栏目。同乡会以《松涛》为阵地,一方面向县内报道外界革命形势,一方面向外界反映松滋情况,将松滋与轰轰烈烈开展的全国革命运动联为一体。

益成书局的开办和旅省同乡会的活动,对松滋大革命的兴起具有不可或缺的鼓动作用,并在组织上为后来松滋大革命运动的开展准备了力量。

三、北伐军进军松滋

为了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争取革命在全国范围内的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推动下,广东革命政府于1926年7月1日发出《北伐宣言》。9 日,国民革命军正式誓师北伐。

9 月上旬,正当北伐中路军围攻武昌的时候, 北伐左翼军第九军第一师由师长贺龙率领进入湘西,连克麻阳、泸溪、辰州、桃源后进驻常德,攻占澧州。攻下澧州以后,前锋第一旅(旅长贺敦武)继续向北推进,直取松滋、公安、石首,进逼荆州、沙市。当时,吴佩孚的长江上游总司令卢金山及于学忠的部队约四五个师,仍云集荆宜,以图反抗。当贺敦武旅进抵松滋县南的时候,北洋军第八师潘旅、第十八师杨旅同时自荆州、宜昌开向磨盘洲、杨林市、西斋等地,向北伐军发起疯狂进攻。北洋军尽管人多势众,在北伐军将士的沉重打击下,仍一再败北,卢金山不得不急电四川,向杨森乞援。

北伐军于10月10日攻下武昌以后,准备继续北伐河南。为解除武汉侧翼的威胁,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决定首先消灭鄂西的敌人,于是命令左翼军全线出击,武汉的第八军同时向鄂西进攻。九军一师担任对宜昌的主攻。12月11日,一师第一旅第一团(团长刘达伍)作为全师先头队伍进入松滋。随后拟经洋溪渡江北上,进占鸦鹊岭,东面进攻宜昌。兵临洋溪, 前哨发现杨森的援鄂川军第二军王文隽部从公安方向蜂拥而来。一团立即展开阻击。当时,一团背水作战,无险可凭,而且敌众我寡,情况十分不利。但由于北伐军破釜沉舟,沉着应战,敌人的进攻终被打退。这时,一旅新任旅长贺锦斋考虑到渡江要紧,遂令一团迅速组织反攻,击溃敌人后即回头渡江。敌人本已无心恋战,一遭打击便溃不成军。

一团凯旋之时,贺锦斋已组织第二团作好了渡江准备。一旅顺利渡江之后,一师第二旅(旅长刘燮)秦光远团亦从澧县进入松滋,经西斋、木马口,向老城方向前进。到老城后,受到松滋临时县党部的热烈欢迎,随后该团即向宜昌开拔。当日下午,二旅杨百福团来县,旅长刘燮随到,临时县党部成员亦出城迎接,杨团留驻县城。

杨百福团进驻县城之后,一师即委派所部执法官陈震南任松滋临时县长,至此,北洋军阀在松滋的统治宣告结束。由于一师攻打宜昌战事日紧, 募集军饷工作迫在眉睫,陈震南就任临时县长后,即以主要精力投入支前工作。在松滋临时县党部的积极协助下,陈震南主持召开县公署各区代表及商会负责人联席会议,决定在全县筹饷15万元,并明令主要向富户摊派。随后,临时县党部又成立专门机构,负责捐饷的收发、登记等具体工作。在北伐战争正义性和革命性的感召下,加之思想政治工作得力,北伐军在松滋共筹饷 18 万余元,另外还筹得棉被近千床,及时支持了一师攻打宜昌的战斗,加强了一师的队伍建设。

正当全县上下同心协力、共济北伐大业的时候,1927年1月, 县域发生了一起震惊省城的党部成员被拘事件。北伐军进驻县城以后,便与临时县党部一起,到处张贴标语,宣传国民革命,鼓动民众与土豪劣绅进行斗争。不久,松滋县民陈俊泉等开列著名劣绅、商会会长吴景占及其弟吴蔚卿罪状,呈交县署及临时县党部,请求核办。在临时县党部与县署联席会上,陈震南认为在北伐军筹款工作中吴景占表现较好,不同意将其拘捕, 但临时县党部多数成员则列举吴景占种种罪端,指控其投机革命,此次即以筹款取好陈震南,坚持拘捕吴景占,双方争执不下。不久,临时县党部执行委员曾子粹和党员罗子玉等又到县公署督捕吴景占等人。陈震南认为罗子玉等人轰闹公堂,遂派武装警士40余人包抄县党部,逮捕了曾子粹、 罗子玉,并称县党部不予合作宣布解散。

事发后,正在宜昌前线指挥战斗的贺龙当即致电陈震南,令其立即释放被捕党员。省政府亦令陈震南立释被捕人员并委派张家鼎为县长,前来接替陈震南。张家鼎来县后,陈震南却抗命不与交接。为此,省政务委员会曾三次在《汉口民国日报》上将事件始末通报全省。不久,贺龙从宜昌来县,遂下令拘捕吴景占,其时,曾子粹、罗子玉已被释放,事态遂告平息。这一事件,是革命派内部对于策略分歧处理不当而导致的矛盾激化, 当时虽震动全省,却因其毕竟是内部矛盾,加之处理及时恰当,并没有给革命事业造成太大损失。

1927年1月上旬, 九军一师配合友军取得宜昌战役胜利后,奉命由宜昌移驻松滋、枝江休整,准备继续北伐。贺龙率师部进驻松滋县城时,受到临时县党部和松滋民众的热烈欢迎。在临时县党部召开的欢迎大会上,贺龙师长和政治部主任周逸群先后发表了生动的革命演说,给松滋人民极大鼓舞。2月2日,贺龙率一师离县东下,开往汉口。

贺龙率领的北伐军第九军第一师进军松滋,为松滋的革命史册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正是在北伐军的影响和支持下,松滋人民的革命活动由秘密转为公开,进而形成了空前高涨的民众运动。

四、国共合作松滋县党部的建立

国共两党统一战线于1924 年1月正式建立以后, 国共合作的各级党部组织便不断发展。1925年底湖北已有6县成立县党部。同年寒假,松滋旅省党员学生庞彩五、黄小宋等人亦受委派回县发展组织,筹创松滋县党部。他们回县后,即于1926年1月在新江口成立松滋县党部筹备委员会。 县党部筹备委员会以益成书局为据点,筹集资金,开展活动。不久, 寒假结束,庞彩五等5人返回学校。

为使北伐战争顺利进行,按照中共中央于1926年2月在北京举行的特别会议精神,在北伐军进入湖北之前,湖北省党部即作出指示,要求各地党员学生回原籍发动群众,做迎接北伐军的组织准备工作。根据这一指示,武汉及荆州、宜昌等地的松滋籍党员学生庞彩五、黄小宋、胡英伯、 罗子玉、李辉华(共产党员)等纷纷于同年夏秋回县。据有关史料考证,李 辉华是在松滋境内从事革命活动的第一名共产党员。

县党部筹委会成员回县后,先后组建了第三区( 新江口)、第十区(八 宝)、第八区(杨林市)和第一区(老城)区党部。1926年11月,县党部筹委会在老城县议会驻所召开全县党员代表大会,选举成立松滋县临时县党部。庞彩五、黄小宋、杨训来、胡嗣源、罗子玉、曾子粹、罗海珊当选为执行委员,庞彩五当选为常务委员。临时县党部成立以后,即令全县党员分头发展党员,扩大组织。至1926年底,松滋党员已近千数,仅第三区党部就有党员300人。在发展组织同时,各级党部即以各种形式向广大民众宣传三大政策,鼓吹国民革命,为欢迎北伐军大造舆论。北伐军九军一师进军松滋时,各区党部又迅速组织民众迎接北伐军,并配合北伐军开展筹饷和宣传工作,有力支持了北伐战争。

县党部筹委会和临时县党部经过一年秘密和公开的活动,发展了组织,动员了民众,积累了经验,为县党部的正式成立创造了条件。1927年1月27日, 临时县党部在县城召开全县党员代表大会。出席代表100多人,正式选举产生松滋县党部。覃鸣周(共产党员)、黄小宋、杨训来、胡慎仪、曾子粹为执行委员,万松桥为秘书主任,执行委员会推举覃鸣周为常务委员,其余执行委员分管组织、宣传、民运等工作。因此时覃鸣周在汉未归,决定常务委员暂由黄小宋代理。

县党部成立后,即派员到各区改组区党部。改组后的区党部有执行委 员3名,其中 1 人为常务委员,其余 2 人分理组织、宣传事项,另设监察委员 1 名。后值农运方兴,又增设农运指导员 1 名。各区党部下设区分部若干,分工与区党部相同。至此,全县各级党部组织已具相当规模,并渐臻完备。

全县各级党部建立健全以后,以共产党人为首、国民党左派占优势的国共合作的县党部便担负起领导和组织松滋大革命运动的伟大使命。

五、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

1925 年,“五卅”惨案爆发后,湖北各地民众纷纷投入到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之中。松滋人民在益成书局与旅省同乡会的影响下,在国共合作的县党部领导下,也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民众运动。

首先是农民运动。临时县党部于 1926 年 1 月成立以后, 即在全县发展党员,动员民众,宣传国民革命。松滋农民占全县人口百分之八十,是松滋革命斗争的主力军。当北伐军入境、党员活动转为公开以后,临时县党部便把工作重心转入农村。松滋农民备受封建地主、豪绅及官僚军阀的压迫蹂躏,灾难深重,较易接受革命道理。一经发动,他们便立即行动起 来。1926 年 12 月,县民陈俊泉首起开列劣绅吴景占、吴蔚卿罪行,呈请临时县党部和县公署予以惩办。一场以打倒土豪劣绅为主要内容的松滋农民运动由此兴起。

1927 年 1 月,县党部正式成立以后, 即成立松滋县农民协会筹备委员会,委周少耕为主任。随后,便在各区组织农民协会。农民协会有严格的章程,其宗旨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打倒土豪劣绅。由于农会直接维护农民的利益,入会者十分踊跃,不过旬日,全县各地即成立农会 80 余所。各地农民协会的普遍建立,标志着松滋农民运动进入全面高涨时期。在各级党部和农民协会领导下,农民成群结队,走上市井通衢游行示威。老幼丁壮摩肩接踵,手摇小旗,沿途高呼革命口号,锣鼓鞭炮声震霄壤,为松滋空前未有。其时,一切权力归农会,农民协会实际成为乡村的基层政权组织。农民协会的革命权威是通过其杰出的革命运动赢得的。

一是厉行专政,惩治土豪劣绅、贪官污吏。其形式一般有四种,其一, 限租免捐。地租是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农民发动起来后,首先便围绕地租问题对地主展开斗争。农民协会与地主约法三章:不准征收高额租课,不准向农民夺佃,不准放高利贷,取消新鸡新米。第三区农协还提出实行“二五减租”的口号,地主不得不立即答应付诸实施。全县各地农民协会还普遍开展了废除“土票”等活动,给地主豪绅以有力打击。其二, 封闭仓谷。农民运动初期,农民们还视给地主交租为当然,随着革命运动的发展,广大农民逐步认清了地主剥削农民的事实。因此,不论地主收租多少,一律将其仓谷封闭,由农民协会出条,分发穷人。其三,游行示众。 对于那些民愤很大的土豪劣绅,农民协会还组织农民给他们戴上高帽子, 游行示众。这一活动大长农民志气,大灭土劣威风。其四,拘捕镇压。对罪大恶极、民愤极大的土豪劣绅,则争告县党部和县公署,要求缉拿惩办。 第一区团董劣绅王星陔称霸乡里,作恶多端,县党部毅然将其拘捕并报省党部、省政务委员会批准将其枪决。二是没收教会财产,打击帝国主义势力。大革命兴起之后,农民协会遂发动广大会员,没收教会财产,驱逐代理人,掀起反帝浪潮,这是松滋大地上对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第一次直接有力的打击。三是武装自卫,维持社会秩序。大革命时期,农民协会还组织起革命武装——农民自卫队。这是一支由农民组成、完全用梭镖大刀等原始武器装备起来的队伍,是农民协会的支柱。由于这支队伍出面维持社会秩序,人们得以安居乐业。与此同时,农民协会还大力禁烟禁赌,改良社会风气,致使乡间秩序显著好转,社会风气焕然一新。

在农民运动兴起之时,妇女协会、工会、商民协会、儿童团等其他革命民众团体也相继产生,它们的活动成为松滋大革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 分。

1927 年 4 月 16 日,全县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出席代表26 人,松滋县妇女协会正式成立。大会选举邵远志、魏崇礼、王业贵、李远安、王义芳为执行委员,邵远志为主任。县妇女协会成立后,经常组织人员下乡视察,指导各地妇女运动。在县妇协具体领导下,各地妇协一方面密切配合,积极参与本地农会组织的活动,一方面大力倡导打破封建传统礼教束缚,谋求女界同胞权益。她们发表宣言,开会演说,宣扬男女平权,鼓动女子上学,主张婚姻自主,批判“三从四德”,反对虐待童养媳,推行“放足”、“剪发”,鼓励各界妇女走出家门,为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而斗争。当时,以刘家场、街河市两地妇女协会活动为最盛。妇协会员们或登台演戏,或串户宣传,或游行于市井通衢,或演说于大庭广众, 其声势之大,影响之深,前所未有。

当时活跃在松滋革命舞台上的,还有一支生气蓬勃的队伍——儿童团。1927 年春,第一区党部在县城建立了全县第一个儿童团。团长刘明启,团副袁寿伯,区党部宣传委员刘明启兼任指导员。团下直辖 3 排,有团员 50 余人。不久,街河市、新江口、刘家场和大部分乡也相继建立了儿童团组织。参加儿童团的都是些十来岁的少年,他们年纪虽小,但革命热情颇高。在县党部和各区党部指挥下,儿童团积极参与开展禁烟、禁赌、 禁娼、禁售洋货等活动,影响颇大。

大革命时期,松滋尚无产业工人,手工业也不发达,且工人人数很少, 但各大城镇仍建立了工会组织,如老城、新江口等地当时就有店员工会、 缝业工会、船业工会、理发业工会等等。这些工会均制定有严格的章程, 阐明工会的宗旨、组织建设、会员义务等内容。当时,各业工会之间虽在举行重大活动或讨论棘手问题时,有过多次相互联络,却始终未形成全县的工会组织。另外,在县内老城、刘家场等地还成立了商民协会,在当时亦发挥了一定作用。

由于大革命运动从根本上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一些土豪劣绅便顽固地向革命阵营发起了反攻。 1927 年 4 月,他们制造了一起轰动省内外的反革命事件——在押土豪劣绅庹鼎臣被劫案(史称“庹案”),从而把这股反革命逆流推向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张家鼎来县就任正式县长不久,县党部曾会同县公署主持全县党政联席会议,专题研究打击土豪劣绅事宜。会议决定对其中罪大恶极民愤极大者分批予以拘捕,以震慑敌人,发动民众。4 月 3 日,县公安局逮捕了第十区团董、劣绅庹鼎臣并送交县公署关押。庹鼎臣被捕的消息传到十区(八 宝)以后,其亲信爪牙立即骚动起来。次日,刘恩洲、庞协卿等 8 名“代 表”赴县保庹也被扣押。4 月 6 日,县党部释放刘恩洲等人。刘恩洲等人 赶回十区,连夜蒙骗农民千余,纠集暴徒棒匪若干于 7 日清晨赶到县城, 捣毁县党部,包围县公署,将庹鼎臣从监狱劫走。庹鼎臣被劫回以后,即组织暗杀队,扬言“不杀尽党员誓不罢休”,对革命进行疯狂反扑。对此, 县党部、县公署及各民众团体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他们一致通过枪毙庹鼎臣以打击反革命势力的决议案,并电报省党部得到批准。

4 月 17 日,县党部率领县警备队、各区党部代表、各区团防及第一区农民自卫队近 500 人,进军八宝捉拿庹鼎臣。当队伍赶到庹鼎臣住地时,不料庹鼎臣早已逃遁,愤怒的人们放火烧毁庹鼎臣房宅。随后,队伍又赶到刘家岗,砸毁了刘恩洲的住房。此后,全县各地农民协会及其他民众团体纷纷游行集会,愤怒声讨庹鼎臣等土豪劣绅的罪行,把松滋革命运动推向高潮。

正当松滋的革命运动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前发展之际,1927 年 4 月 12 日,蒋介石在上海叛变革命。4 月 18 日,为消灭革命武装力量,蒋介石组织粤、桂、川、黔军阀兵分六路,会同两湖军阀残余势力,企图颠覆武汉国民政府。5 月中旬,四川军阀杨森、贵州军阀李燊东下“讨赤”,进 入县境。一时白色恐怖弥漫城乡,革命转入低潮。

川、黔两军到县后,即到处捕杀革命党人和进步分子,不少革命党人和进步分子被迫避居他乡,不及转移的亦就地隐蔽,避敌锋芒。6 月,川、 黔两军退出松滋后, 县党部及各民众团体成员相继回县,图谋再举。与 此同时,中共湖北省委也作出决定,要求部分在汉共产党员分赴各县,加强或开辟农村工作。于是,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第一期毕业的杨其权、杨伯卿和湖北党务干部学校第二期毕业的张波臣等松滋籍共产党员先后奉命回县。

杨其权、杨伯卿、张波臣回县后,便立即与县党部联络,参加其中工作。刚刚恢复活动的县党部,在派出第一区党部常务委员胡英伯和县妇协执行委员王义芳赴省入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第二期学习以后,即着手追查尚未了结的“庹案”。然而经过川、黔两军骚扰,党部多数人思想转右, 革命锐气大减,又因他人从中斡旋,少数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无可奈何, “庹案”竟“议和解决”:由庹鼎臣向县党部赔款 3200 吊了案。不久,黔军再入县境,松滋县党部遂无形解体,重新燃起的革命之火又被扑灭。7 月初,省党部为了重建松滋县党部曾派员到县。不久,汪精卫发动七·一 五反革命政变,公开背叛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所派人员即被召回, 轰轰烈烈的松滋大革命运动归于失败。

松滋大革命运动虽然失败了,然而这场声势浩大的革命运动使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思想深入松滋人民心中,特别是这一时期一批共产党员相继回县,为革命火焰在松滋大地重新燃起准备了条件。(来源:松滋市档案史志局)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