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林市镇大河北村:“小水源”浸润百姓心田

(通讯员 邓晓玲 刘倩)仲夏时节,杨林市镇大河北村一组一垄垄的禾苗散发着翠绿的娇美,地里绿油油一片。田间劳作而归的陈大爷来到方堰清洗裤腿的泥巴,“去年,连日的干旱,有塘无水,可苦我们这一方老百姓啊!”他指着蓄水满塘的方堰感慨道,“挖了方堰,今年的收成才心里有了底。”

大河北村地形以丘陵为主,7000余亩农田高低错落分布,400余口水塘靠降雨和灌渠提供水源。大部分堰塘由于年久失修,塘内填满淤泥,塘埂破损,成了“漏水塘”,农田灌溉受到影响。方堰就是其中一口古老的堰塘之一,灌溉着大河北村一组约50余亩农田,在2022年历史罕见的干旱中,缺水导致下游稻田减产。

▲整修中

▲整修后

“没有水就没有收成,这是老百姓的心头痛,修缮堰塘是为民解忧的头等大事。”大河北村党总支书记魏平感慨道。他带领村“两委”干部对全村堰塘进行了一次“大起底”,多次召开户主会,就堰塘整修征求群众意见,因地制宜制定清淤方案,明确纳入清淤堰塘的面积标准、堆土问题、清淤后的管理方式等。

通过争取对接项目资金20万元、村级自筹12万和村民集资4.5万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大家盼望已久的堰塘清淤工作顺利开工。“田埂太窄,挖机从我田里开。”施工现场,老党员刘建国主动提出。“如果能帮助堰塘清淤,少一季冬播也没关系”。大河北村利用冬季农闲时间,对全村22口大小堰塘进行清淤扩容和加固改造。

▲大河北村下五组黄水垱

同样久晴少雨的今年,蓄水塘的“小水源”像一滴滴甘露,滋润着田野的每一寸土地,也浸润到百姓心田。群众的“米袋子”牢牢扎紧,“效益”与“民意”得到了双赢。(编辑:王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