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报】理论宣讲如何做到“顶天立地”

理论宣讲是中国共产党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播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和教育广大人民群众,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的有效手段。现阶段,全国上下正大力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理论宣讲工作,教育引导全国人民学深悟透全会精神,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如何更好地适应党的理论创新和人民需求,推动党的理论宣讲既“顶天”又“立地”,是当下急需研究的问题。

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

党的理论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宣讲者不是“搬运工”和“二传手”,必须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才能在“顶天立地”中提高理论宣讲的说服力、亲和力和针对性。理论性要求宣讲者对理论知识了然于胸、运用自如,深刻把握理论知识的逻辑、内涵、外延、实践路径等,把理论逻辑、思维方法、基本概念、主要观点、重要问题讲准确、讲透彻、讲明白。充分发挥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的理论辐射作用,通过集中备课、学习沙龙、示范课讲解等方式,增强讲师团队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实践性要求宣讲要落到实处,将理论宣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人民群众用理论解释社会现象,指导社会实践,实现人生价值。宣讲内容应贴近生活,少点照本宣科,多点百姓身边事,从身边的小事入手,以小见大,深入浅出地阐述理论知识,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使群众相信这是一个有趣的宣讲。应提前调研,了解受众的生活实际、所思所想所盼,将宣讲与解决受众“急难愁盼”问题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党的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使群众相信这是一个有用的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鼓舞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朝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发前进。

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

理论宣讲是党理论武装的一部分,宣讲者的主导作用是确保理论宣讲“顶天”的关键,但宣讲要“立地”,就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主导性要求宣讲者用党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真正做到学懂、弄通、悟透、做实。宣讲者只有将党的理论创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理论转化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才能在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上实现统一。加强宣讲者的主导性和责任意识,使其能够全面客观地研究宣讲内容和宣讲方式等,积极主动、灵活多样、富有创造力地开展宣讲工作。主体性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让人民群众从宣讲活动的客体变成主体,激发人民群众在宣讲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要我参加”转变为“我要参加”。宣讲者应由原来的专家领导拓展为乡贤、道德模范、产业致富带头人、文艺工作者等多层次、多领域人才,打造一支群众身边的“草根”宣讲队伍。从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多渠道入手,把党的理论创新具体转化为人们的日常行为举止和工作要求,找准理论与人民生活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引导人民群众能够在一言一行中践行党的理论。

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新时代理论宣讲工作要求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充分运用线上线下的各类平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工作,从而实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宣讲效果。显性教育要求宣讲要有明确的政治性、政策性和导向性。理论宣讲属于宣传思想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与具体要求讲透彻讲明白,用真理、逻辑、规律明确告诉人民群众坚持什么、反对什么,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隐性教育要求宣讲要找准听众的关切点和兴奋点,将服务贯穿于宣讲现场、宣讲后续跟踪、宣讲效果评估等工作中,使宣讲既有深度,也有温度。站在群众的角度,把“要求群众应该怎么做”转化为“能够给群众带来些什么”,改变传统的单向灌输理论宣讲模式,增强双向互动,根据宣讲场所、内容和受众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宣讲模式。推动新载体和传统载体的融合、线上线下的融合,不断调整内容、创新方法,确保宣讲效果,将大道理讲好、讲实、讲活,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深入人心、落地生根。例如,将宣讲内容转化成电影、歌曲、小品、快板、民族剧等文艺表现形式,在轻松的氛围中阐述理论知识。充分运用网络平台,运用微信、微博、网站、手机APP等新媒体载体进行宣讲,将教育内容精短化、视频化、趣味化,多使用“短平快”的宣讲方式,扩大教育辐射面,让理论宣讲“潮起来”。(作者系广西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2022年2月28日第2版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