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印迹】陕西革命旧址云上展:谢子长故居及墓地

谢子长故居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市李家岔镇枣树坪村,该故居由16孔窑洞组成。据谢子长家族有史记载,这里是他们七代人生活的地方,也是谢子长出生及少年时读书生活的地方。

谢子长(1897—1935),原名世元,又名德元,字子长。陕西子长市(原安定县)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谢子长是陕甘红军和陕甘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之一,在西北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群众亲切地称他是“谢青天”。

1919年谢子长考入西安陕西省立第一中学,1920年转入陕北联合县立榆林中学。1922年秋,投笔从戎,考入太原学兵团学习军事,但他对这个旧军阀式讲武学堂深感不满,1924年毅然离开学兵团,赴天津、北京,认真阅读学习马列主义书刊,积极参加反帝斗争,探求革命真理,并经白超然、白志诚介绍,北京地委批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5年底,经中共北方区委介绍,谢子长回到陕北,与中共绥德特别支部负责人李子洲取得联系,利用民团团总身份进行革命活动。谢子长与李象九还在井岳秀部下石谦旅开展党的秘密活动。为贯彻落实陕西省委九二六会议精神,1927年10月14日晚,唐澍、谢子长、李象九等组织发动了清涧起义,打响了西北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谢子长任西北革命军游击支队营长、副指挥。1928年5月,谢子长参与领导了震动西北、波及全国的渭华起义,任西北工农革命军军事委员会委员兼革命军第三大队大队长。

1930年,谢子长任中共陕北行动委员会军事指挥部总指挥,在陕北、宁夏、甘肃等地做兵运工作。1931年10月,按照陕西省委指示,谢子长和刘志丹等将南梁游击队和陕北游击支队合编为西北反帝同盟军,1932年2月12日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谢子长任总指挥,率部转战陕甘。1933年11月,谢子长任中共中央北方代表派驻西北军事特派员,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恢复和建立了陕北红军游击队5个支队,还协助地方党组织成立了赤卫军、少先队、妇女会等群众组织,先后创建了陕甘边、陕北革命根据地,扩大了党和红军的政治影响。

1934年,谢子长兼任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总指挥部总指挥、红二十六军四十二师政治委员。8月,为打破国民党西北军阀对陕北革命根据地大规模进攻,在指挥攻打河口战斗中,谢子长不幸胸部中弹,鲜血渗透了他穿着的紫褐色夹袄,他用衣襟掩住伤口,继续指挥战斗,四战四捷,军威大振,彻底粉碎了敌人对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围剿”。

1935年2月,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谢子长与刘志丹共同负责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工作,陕甘边、陕北革命根据地统一为陕甘革命根据地。2月21日,由于病情恶化,谢子长不幸与世长辞,时年38岁。在生命弥留之际,他仍不忘人民,痛苦地流着泪说:“就这样死了,我对不起老百姓!”“我给他们做的事太少了!”为了纪念谢子长烈士,1939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将谢子长遗骸移葬于他的家乡枣树坪村并修建谢子长墓。

谢子长在参加领导革命的过程中始终心系群众,时刻告诫部队官兵“人民的利益,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推翻地主恶霸的黑暗统治,争得政治上当家作主的权力,建设自己富裕的生活。我们的一切活动都要为着人民群众的这一根本利益。”行军途中,谢子长经常把马让给伤病员骑,把仅有的口粮让给伤病员吃。部队宿营后,他和战士们拉家常。每到一地,总是利用各种机会深入群众,访贫问苦,做群众工作,群众有什么困难,他都尽力解决。他不仅在生活上爱护战士,更关心他们成长,耐心帮助他们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根据地的广大群众和红军战士打心眼里爱戴“谢青天”。

谢子长一生驰骋疆场,英勇奋斗,胜不矜功,败不丧志,对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不仅自己献身于革命,还教育引导全家成为一个革命的家庭,其中有9人先后壮烈牺牲。毛泽东前后两次为谢子长题词:“民族英雄”“虽死犹生”,并亲笔写了碑文。1935年,为了纪念谢子长,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决定将安定县改名为子长县。2019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子长县,设立县级子长市。

谢子长故居及墓地,2008年9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12月被陕西省文物局公布列入陕西省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