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在推动实现共同富裕中,工会应该干什么、能干什么、怎么干好,需要我们进行一些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总的来说,就是要把“国之大者”和“民之盼者”结合起来,把工会维权服务工作放到促进共同富裕的大局中去思考和谋划,进一步找准定位、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务求实效,把工会维权服务工作做得更扎实更到位更有成效,在推动实现共同富裕中履行工会职责、贡献工会力量。
(一)
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共同富裕不仅是发展目标,而且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
工会作为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党的初心使命就是工会的初心使命,党的奋斗目标就是工会的奋斗目标。我们必须胸怀“国之大者”,成为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既要发挥将党中央关于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部署、重要举措贯彻落实到职工群众之中的政治功能,又要发挥代表职工参与共同富裕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的社会功能,还要发挥组织动员广大职工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的经济功能,充分运用自身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群众优势、资源优势,团结引领广大职工在实现共同富裕这场深刻社会变革中贡献智慧和力量。我们必须把握“民之盼者”,在推动实现共同富裕中展现工会的职责担当。工会是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在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还存在诸多短板,职工特别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农民工等群体的利益实现还有一些难点和堵点;广大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利益诉求日益多元,正在从满足物质性需求向社会性、精神性需求转变。这就需要工会立足自身职责使命,从满足职工多样化多元化的新需求新期待入手,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不断提高职工生活品质,助推实现共同富裕。
(二)
从覆盖面上看,共同富裕不是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的富裕,而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工会有4亿职工、3亿会员,既是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中坚力量,也是共享共同富裕成果的基础主体。我们必须既兼顾需要和可能,又兼顾全面与公平,发挥好工会维权服务的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作用,努力确保广大职工群众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一个都不能少”。
从基本内涵看,共同富裕不是简单的物质生活富裕,而是兼顾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富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工会在维护职工劳动经济权益、不断提升职工经济地位的同时,也要维护好职工民主政治权利,在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中,体现职工意志、唤醒职工主人翁意识,让职工工作有动力、发展有目标、生活有尊严,不断提升政治地位、社会地位;维护好职工的精神文化权益,不断满足职工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实现职工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同步富裕。
从实现途径看,共同富裕不是牺牲效率的平均主义,更不是养懒汉,而要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勤劳致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坚实基础和持续动力,可以激发社会成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更好更多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体现人民主体地位。这就需要工会充分发挥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要素活力的联结点作用,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鼓励劳动者通过诚实劳动、辛勤劳动、创新创业实现增收致富,让每一个职工都成为共同富裕的直接参与者、积极贡献者、共同受益者。
从阶段性上看,共同富裕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逐步共富,需要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逐步实现。这就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客观实际地统筹短期任务和长期目标,循序渐进解决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不同地域职工面临的突出问题,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径和方法,实打实地办好每件实事,使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三)
坚持以满足职工美好生活需求、提升职工生活品质为切入点,按照“思想引领、精神塑造、权益实现、保障兜底、机制推动”的基本思路,努力在实现共同富裕中发挥工会作用、展现工会作为。
以思想政治引领凝聚力量、坚定信念。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为契机,积极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企业、进车间、进学校、进教材、进头脑,广泛宣传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宣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宣传党中央促进共同富裕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光明前景,打牢广大职工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发挥工会媒体作用,加强促进共同富裕的舆论引导,在广大职工和工会干部中澄清各种模糊认识,防止急于求成和畏难情绪,为促进共同富裕提供良好舆论环境。
以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塑造品格、提升素质。采取多种方式,在全社会特别是广大职工中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倡树“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共同富裕要靠勤劳智慧来创造”理念,营造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塑造工人阶级勤劳致富的优秀品格,激发职工创新创造活力。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加大职工职业教育和培训力度,健全终身技能培训制度,加快构建职业技能形成体系,提升人力资本和专业技能,拓展技术工人上升通道,为职工提高就业创业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增强致富本领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
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调低扩中、夯实基础。着力促进高质量就业,夯实共同富裕的基础。继续推动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完善工会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提升工会就业服务网络化水平,实现工会就业服务常态化;提高就业匹配度和劳动参与率,提升就业质量。着力推动落实收入分配政策,推动完善初次分配调节机制。健全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参与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强化工资收入支付保障制度,提升初次分配中的劳动报酬占比,努力实现职工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推动形成企业和劳动者共荣共生的新型劳动关系和分配制度;畅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灵活就业人员职称申报和技能等级认定渠道,提高技能型人才待遇水平,增强劳动者技能提升的积极性,推动更多的低收入职工跻身中等收入群体。
以加大社会保障力度缩小差异、兜紧底线。积极推动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推动完善职工社会保险制度和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逐步缩小不同职工群体间的基本保障待遇差距,建设更加公平、更有秩序、更有效率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维权服务普惠化、均等化,推动建立多维的兜底政策体系,加大对低收入职工群体的权益维护,精准做好困难职工的兜底保障。持续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突出抓住劳动定额、工作时间、劳动保护等重点问题,探索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集中的头部企业建立协商协调机制。消除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因身份差别而导致的具有逆向转移支付效应的体制性安排。推动各地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帮助低收入家庭子女免费接受义务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畅通低收入职工群体的社会上升通道。
以制度机制建设加强统筹、确保实效。整合工会内外资源,充分运用好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国务院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等现有制度机制,用足用活涉及职工利益的相关政策,借力发力,建立起保障职工基本权益的政策制度体系。重点解决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维权服务的组织体系和长效机制问题,强化基层工会服务机制建设,加强制度机制的系统集成,构建统筹整合、精准滴灌的帮扶救助资金管理体系和部门联动、统一协调的政策支撑体系,以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回应广大职工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让共同富裕的目标更可感知、可拥抱、可获得。(作者系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2021年12月29日第1版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