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北京·鲁迅中学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95年前,鲁迅先生用振聋发聩的话语纪念刘和珍、杨德群两位烈士。名篇《记念刘和珍君》就此诞生。文章的诞生地,是坐落于北京市西城区新文化街45号的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旧址,也就是如今的北京市鲁迅中学。这是一座胡同里的学校,更是中国妇女解放先锋们的孕育之地。刘和珍君从这里走来。

沿着参政胡同南口向西一拐,就可以看到北京市鲁迅中学的南门。“京师女子师范学堂”几个大字随即映入眼帘。这是一个清末民初仿西式风格的建筑群,坐北朝南,三进、四排楼房,带个西跨院。青灰色的外立面、圆形的拱碹、搭配红色的窗框,给人肃然、幽静之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6000多平方米的校园里,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皆有故事。一进院的第一座楼房是个二层小楼,如今是教师办公室。90多年前,李大钊、鲁迅、蔡元培等人就在二层西侧的几间屋子里休息、备课。与办公楼相对而立的是教学楼,刘和珍、杨德群、缪伯英就是在这座楼里上课、学习、追寻马克思主义真理的。

一进院的正中,是鲁迅先生的雕像,瘦削的面庞、坚毅的目光,充满希望地凝视着远方。作为教师,他曾在这里“俯首甘为孺子牛”,用进步的思想“浇灌”着“刘和珍”“杨德群”们。

对于现在的孩子们来说难以想象的是,当年刘和珍烈士是无法像现在这样自由地在学校里走动的,她们一开始只能在二进院的自修室和三进院的宿舍区活动。在一所女子师范学校内,女学生还要遵守“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礼教。正是李大钊、鲁迅等先驱的先进思想唤醒了部分先进女性的独立人格,最终冲破封建“枷锁”,走出了永垂不朽的刘和珍君。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我独在礼堂外徘徊,遇见程君……”《记念刘和珍君》第一段落,鲁迅先生描述了文章的产生地。而他当时所徘徊处,就是西跨院礼堂东侧一条不起眼的走廊。在这条南北走向、50多米长的走廊中,鲁迅最终下定决心为刘和珍写一点东西,这才有了《记念刘和珍君》。这个看起来再普通不过的小走廊、见证了革命名篇的诞生。

跨院正中,绿植簇拥着的就是“三一八遇难烈士刘和珍、杨德群”纪念碑。尖尖的碑顶像宝剑的剑锋,诉说着烈士的英勇无畏。1926年3月18日,北京群众5000余人由李大钊主持,在天安门集会抗议,要求拒绝八国通牒。段祺瑞执政府竟下令开枪,当场打死47人,死者当中就有京师女子师范学堂的学生刘和珍、杨德群。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如今,北京市鲁迅中学的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们继承着刘和珍、杨德群留下的宝贵财富。每年3月18日,初中生的离队建团仪式和高中生成人礼都会在纪念碑前举行,孩子们庄严地向两位烈士敬献花篮。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市鲁迅中学少先队叫做“刘和珍杨德群大队”,而学校团支部名为“鲁迅支部”。

从“刘和珍杨德群大队”到“鲁迅支部”,学生们在追求进步的同时致敬先烈。“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的朗诵声,也将在刘和珍走来的地方声声不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