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报】高度近视的“千里眼”黄克诚

黄克诚在新中国首次授衔的十位大将中位列第三。他眼睛高度近视,配眼镜成为行军打仗间隙的一件大事,但他思考缜密、眼光长远,有勇有谋、能文能武。陈毅称赞他“眼睛虽然近视,但他看事情却是千里眼啊!”

“打修水让我们认识了黄克诚”

1902年10月黄克诚出生于湖南省永兴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在湘南起义中参与领导永兴年关暴动,后到井冈山,参加了巩固发展湘鄂赣苏区的斗争、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东征战役、西征战役等。

1930年5月14日,红五军包围修水县城,所属第五纵队担任主攻。由于城墙坚固、易守难攻,纵队发起了几次冲锋都被敌人压了下来。关键时刻,第八大队政治委员的黄克诚,向纵队司令李灿主动请缨:“司令员,请容许我带领第八大队再攻一次!”黄克诚是新来的,李灿对他不太熟悉,心里没有把握,上下打量了他好一会儿,最终还是同意了他的请求。

黄克诚先和大队长张焘商量重新部署兵力,随后,一声令下,他手握钢枪背插大刀,身先士卒,一直冲到城墙下,又抢先爬上云梯,第八大队的官兵不甘示弱、紧随其后。即将爬上城墙的时候,子弹打光了,一个敌兵正在上面掀云梯,情急之下,黄克诚拔出大刀,奋力朝敌兵的肩膀砍去,敌兵栽下城墙。就这样,黄克诚第一个跃上城墙,指战员沿着打开的缺口蜂拥而上。经过一夜激战,全歼守敌,占领了修水县城。这是黄克诚到红军后参加的第一次战斗。军长彭德怀走上城墙,四处询问第一个冲上城墙戴眼镜的人是谁?战士们回答说,是我们大队新来的政委黄克诚。彭德怀对黄克诚的英勇表现十分赞赏,他说:“打一仗认识一个人,打修水让我们认识了黄克诚。”

善于提出具有战略眼光的建议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黄克诚领导和指挥了太行山南段的抗日战争、苏北地区的反“扫荡”、阜宁战役等,对日伪军和国民党反共摩擦进行了有力打击。

为了联合国民党共同抗日,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取消了政治委员。平型关战斗结束后,一一五师撤到五台山一带休整。总政治部主任任弼时派黄克诚到一一五师调研部队政治工作方面的情况。黄克诚来到师部驻地,与指战员进行广泛座谈,经过半个多月的深入调研,发现部队取消政治委员和政治工作制度后,政治工作人员的地位降低,政治工作受到削弱,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他将发现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梳理,并起草电报汇报党中央。党中央复电:“关于恢复政治委员及政治机关原有制度,我们完全同意,请即速令执行。”这是黄克诚对军队政治工作的一个重大贡献,对于确保党指挥枪、保持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具有重要意义。

1945年9月14日,黄克诚以个人名义向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发电,提出《对当前局势和军事方针的意见》,从战略全局高度,向党中央提出了“东北既能派队伍进去,应尽量多派,至少应有五万人,能去十万人为最好,并派有威望的军队领导人去主持工作,迅速创造总根据地,支援关内斗争”等建议。就在发报的同一天,刘少奇正在延安主持会议,研究派出中央机构加强东北工作问题。收到黄克诚的电报后,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等领导人称赞黄克诚有战略眼光,和党中央想到一起了。17日,刘少奇给在重庆与国民党谈判的毛泽东、周恩来的电报中提出了“向北推进、向南防御”的方针,特别提到了黄克诚的建议。19日,毛泽东回电“完全同意”。20日,刘少奇给黄克诚复电:“你的提议中央同志都看过,并在原则上同意你的意见”。

“我看这个人选对了,黄克诚是个合适人选”

1948年4月3日,东北局致电党中央:认为派黄克诚到冀察热辽任书记兼政委比较适当。12日,党中央复电东北局,任命黄克诚为冀察热辽分局书记兼军区政委,主要负责战勤支前工作。

此前,黄克诚主管东北全军后勤工作,提出了“建立一个统一的正规的后勤工作,来保证大规模战争的胜利”的指导方针,东北全军后勤工作逐步走上正规化,积累了后勤工作的经验。到任后,他从战略全局高度,认识到冀察热辽特别是辽西走廊将是主要战场,支前任务是中心工作。因此,通过土改纠偏、发展生产、改进党风、精简机关、为民减负、加强纪律、厉行节约等措施,加强军政军民团结。辽沈战役打响后,冀察热辽分局向全区党员提出了“一切为了解放战争的胜利”的口号,各级战勤委员会动员起浩浩荡荡的支前大军。特别是在塔山阻击战中,当地政府迅速筹集木材、钢材,塔山村200多名群众,帮助部队筑起长达8000多米的交通壕。黄克诚在战勤支前工作中功不可没,发挥了重要作用。正如毛泽东所说:我看这个人选对了,黄克诚是个合适人选。

1948年12月13日,黄克诚被任命为天津市委书记兼军管会主任。进入天津前,通过思想动员、说明进城的任务方针和步骤、强调纪律、组织接管机构、划分和确定各部门的接管对象以及拟制布告条例等系列周密工作,做好了充分准备。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后,实行军事管制,提出“接管建政、安定秩序、恢复生产、进行民主改革”的工作方针。接管工作有条不紊、紧张有序、进展顺利,社会秩序很快稳定下来,工厂、企业迅速恢复了正常生产。毛泽东在香山接见黄克诚时说:“仅四个多月的时间,就把一个大天津完整地接收过来了,成绩不小啊,中央是满意的。”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2021年8月2日第6版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