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新中国】《人民画报》上的新青年(二)

青年如潮头,总在地平线上跳动。无论100年前振臂一呼的新青年、七八十年前浴血奋战的英雄儿女,还是“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知识青年、20世纪90年代下海创业的追梦人,或是刚刚开步入成年的“00后”,青年的一举一动总被密切关注,因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样的信念,奔腾于历史,涌动于血液,历久而弥新。

1952年,北京市第一女子中学的学生早晨在景山前街跑步锻炼身体,晨跑中的她们朝气蓬勃。人民画报 吴宝基 摄

1955年,山东青岛航海俱乐部运动员参加水上旅行,运动员们向目的地冲刺。人民画报 吴寅伯 摄

1956年,爱好文艺的北京医学院的男女同学聚集在宿舍里,一起唱歌、弹奏。人民画报 李曙 摄

1957年,在黑龙江,青年集体农庄的庄员们在用车轮做的杠铃进行身体锻炼。人民画报 何世尧 摄

1974年,在河南农村参加生产劳动的知识青年。人民画报 张韫磊 摄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