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上海市的中共中央秘书处机关旧址。图片来源:新华网
上海市江宁路673弄10号(原戈登路1141号)矗立着一幢旧式石库门里弄建筑。作为上海现存的中共中央早期在沪机关旧址之一,“一馆五址”其中的“一址”——中共中央秘书处机关旧址于2021年6月10日正式向公众开放,相关史料陈列展同时开展。
作为中共中央办公厅的前身,中共中央秘书处曾经是为党中央服务最直接、联系各方最广泛、保障中央工作最关键、在各机构运转中最核心的综合办事机构,具有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自1927年大革命失败转移至上海后,中共中央秘书处承担了党中央重要文件资料的收发、保管及中央机要等大量工作,周恩来、项英等人经常来此阅办文件、参加中央政治局秘密会议。
中共中央秘书处建立后,逐渐发挥出机关领导的助手作用和上下级联系的枢纽作用,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安全运转。其间涌现出一批对党的事业绝对忠诚、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他们忠于使命、深藏功名,留下一个个动人故事,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
旧址的保护修缮本着“修旧如故”的原则,恢复了老房子的原有风貌。文汇报记者 叶辰亮 摄
历史:对外称“招租给不相识之人”
时光回拨至近百年前。彼时,中央秘书处文书科科长张唯一首先租下该房屋辟为办公场所,并存放相关文件。
1931年初,中央秘书处工作人员张纪恩化名“黄寄慈”,以其父名义继续租下该处房屋,对外自称“小开”来沪求学。他与同为工作人员的妻子张越霞住楼下。这里,还居住过苏才、仇爱珍等人,她们分别以黄家亲戚、佣人名义作掩护。楼上厢房则供中共中央领导阅文、起草文件和开会之用。为防巡捕搜查,房间布置成单人间,生活用具、床铺、皮箱等一应俱全,对外则称登报招租给不相识之人。当时,此处还承担了中央秘书处文电收分发、药水密写、刻蜡板、油印等工作。
1931年6月23日,中共中央秘书处被公共租界巡捕房查抄,张纪恩夫妇当场被捕。幸运的是,前两日中央已派人运走了存放在楼上厢房的两大木箱文件,巡捕除搜到一份共产国际文件外,一无所获。
讲解员通过情景化讲解,将观众带入惊心动魄的革命岁月。文汇报记者 叶辰亮 摄
发掘:二楼扶梯“就是这个感觉”
关于这一红色革命旧址的发掘、寻找和确认过程,也颇为生动。
1982年5月,应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邀请,原中央秘书处工作人员黄玠然、张纪恩到实地辨认旧址。尽管曾在这里居住过,但由于年代久远,老房周边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凭借模糊记忆,张纪恩无法辨别确认。
在其中一处门洞,一行人上楼参观,走到二楼转角时,黄玠然在扶梯口摸着扶手说:“对,就是这个感觉。扶手、扶梯还是老样子。”随后,张纪恩也表示确认。最终确定了该处即当年机关所在地。
2010年,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和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对中共中央秘书处机关旧址现状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切实落实相应保护与纪念措施。2017年12月,中共中央秘书处机关旧址被确定为静安区文物保护单位。
展览展出了100余件图文资料。文汇报记者 叶辰亮 摄
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忠诚与奉献”
2018年2月,静安区委党史研究室启动撰写中共中央秘书处机关旧址史料陈列展展陈大纲,经过三年多努力,广泛征询国内党史专家意见,先后赴海内外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开展史料征集。
展陈再现了在白色恐怖的艰难环境中,在党中央亲自领导下,中共中央秘书处身处逆境在上海开展的各项工作;回望了中国共产党年轻的“领导中枢”所走过的不避艰险、英勇斗争的艰辛历程;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忠实于党的事业,忠实于人民的坚定理想信念。
旧址的保护修缮中采用了传统工艺“修旧如故”,原汁原味恢复原有新式石库门建筑特色。譬如,对客堂间的拼花马赛克地坪进行保护性切割拆除后再根据原样恢复,缺损处按原款式修补。
为更好地纪念与传承,旧址前方广场上,创作并树立起一座以“忠诚与奉献”为主题的雕塑,以此颂扬秘书工作战线上党的忠诚卫士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