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4日,是中国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50周年纪念日,也是第5个中国航天日。1970年4月24日的北京时间晚上9时35分,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中国人探索宇宙的征程从此展开。
今天,让我们在《人民画报》的老照片中重温东方红一号研制升空的喜悦,回顾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铭记历久弥新的航天精神。
从零到一,东方红卫星拉开了中国空间事业的序幕,从一到多,东方红家族卫星见证了中国卫星事业的发展历程。1970年,《人民画报》记载下了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是中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
党中央、国务院向从事研制、发射卫星的工人、解放军战士和科技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这是解放军某部通信兵战士,迅速通过电话向边防哨所指战员传达喜讯。
哈尔滨轴承厂的工人收听中国第一颗地球卫星发回的《东方红》乐曲。
卫星发射后,群众在争读喜报。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成就,离不开广大科研人员的不懈奋斗。在探索未知的征途中,一代代航天人薪火相承、前赴后继。
钱学森,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这是钱学森(左)1955年10月28日从美国返回祖国时的情景。回国后,钱学森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等工作。
《人民画报》1989年11期封面:78岁高龄的“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获得小罗克韦尔奖章,即世界理工界科学家获得的最高奖项。
孙家栋,中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从事航天工作60年来,主持研制了45颗卫星。这是20世纪70年代,孙家栋在卫星研制现场主持工作。
2011年7月,孙家栋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王永志,先后担任洲际火箭副总设计师、三种新一代地地火箭总设计师,是长征二号大推力捆绑式运载火箭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和研制总指挥,曾任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院长。
中国“神舟”号试验飞船准备发射前,王永志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与火箭和飞船留影。
王希季,航天工业总公司顾问、中国著名返回式卫星技术专家,在负责研制中国6颗卫星和12种探空火箭上天作出了突出贡献。这是王希季在实验室进行高精度光学检测。
王希季是中国早期从事火箭及航天器的研制和组织者之一。
任新民,航天技术与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这是任新民(左)和发射指挥部副主任胡士祥在发射阵地。
谢光选,中国战略导弹与运载火箭技术专家和主要开创者之一,为中国的火箭技术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这是谢光选(左一)与亚星公司技术顾问高比(中)在交谈。
在拓展人类能力与边界的道路上,中国航天人从未停止停滞,向这些心怀浩瀚星空的人致敬!
(组图来源:中国专题图库)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