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心向党】雷锋精神: 穿越时空依然熠熠生辉

抚顺雷锋纪念馆雷锋雕像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在辽宁抚顺雷锋纪念馆的广场上,《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旋律萦绕耳畔,在纪念馆的主轴线上,由花岗岩构筑的雷锋纪念碑庄严肃穆,上面镌刻着毛泽东手书的7个大字:“向雷锋同志学习”。

雷锋纪念馆展览着雷锋生前很多珍贵的遗物,按照时间的顺序生动地讲述了雷锋在抚顺的光辉瞬间和动人故事。每年,全国各地的参观者来到这里,重走雷锋路,学习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

走进雷锋纪念馆,一幅巨大的雷锋照片映入眼帘,年轻的脸庞面带微笑,仿佛从未走远。

雷锋,原名雷正兴,1940年12月18日出生于湖南省望城县简家塘的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从1960年入伍到1962年牺牲,短短两年的时间,他就从一名普通的工人成长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

早在雷锋家乡解放时,解放军路过雷锋的家乡,雷锋看见宿营的队伍一住下来便向老乡问寒问暖,还帮助老乡挑水,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就从心底萌生了要参军的想法。1959年,雷锋等待了10年的机会终于来到了他的身边。当时,正在辽宁鞍钢弓长岭矿做工人的雷锋听说部队在征兵,第一个就报了名。雷锋生前战友乔安山回忆,当时他正在犹豫要不要放弃钢厂的工资去当兵,雷锋的一番话让他坚定了决心。雷锋说:“犹豫什么,当兵保卫祖国还用犹豫吗?保家卫国,我们一起去!”就这样,乔安山与雷锋一起走进了军营。

在部队里,雷锋整天驾驶汽车东奔西跑,还经常助人为乐,很难抽出时间学习。他就把书装在挎包里,随身带在身边,只要车一停,没有其他工作,就坐在驾驶室里看书。他在日记中写下这样一段话:“有些人说工作忙没时间学习,我认为问题不在工作忙,而在于你愿不愿意学习,会不会挤时间。要学习的时间是有的,问题是我们善不善于挤,愿不愿意钻。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由此看来,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 善于挤和钻。”

雷锋常常在学习上帮助战友,告诉大家学习就要有“螺丝钉”精神,干一行就要爱一行。在雷锋的影响和带动下,乔安山在思想和学习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时至今日,乔安山始终践行着雷锋精神,以传播和学习雷锋精神为己任,走进学校、厂矿和企事业单位去讲述他和雷锋的故事,还原一个真实的雷锋,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生生不息。

雷锋生前做了数不清的好事,比如,热心帮助素不相识的大嫂买火车票,风雨中护送大嫂和孩子回家,帮助迷路的老人找到儿子家等等。走到哪里,哪里就会留下他的故事。

看到雷锋天天做好事,作为最亲密的战友,乔安山也想成为像雷锋那样的人。乔安山回忆说:“有一次坐火车我也想做好事,但是紧张得出了一身汗。雷锋笑着说,‘帮助人就得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好事是一种习惯,习惯了就好了!’”

一个人感动一座城,雷锋生前驻军时间最长的抚顺市,因是雷锋精神的发源地被誉为“雷锋城”。多年来,市民们学雷锋、做雷锋,涌现出一大批“百姓雷锋”和“巾帼雷锋”。抚顺市妇联将每月5日设为巾帼学雷锋活动日,搭建广参与、普受惠的便民服务平台,用雷锋精神激励广大妇女投身社会文明发展的伟大实践。

“一颗火种可形成燎原之势”,雷锋精神这颗“火种”历经半个世纪的薪火相传,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新的时代特征。无论时代如何变幻,对党忠诚、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初心”不变,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不变。

为传承雷锋精神,几十年来,无论自己的身体情况如何,只要有人邀请他讲述雷锋的故事,乔安山从未拒绝过。乔安山的老伴告诉记者,他们大大小小参加过的讲座有2000余场。

在乔安山家的客厅中,伫立着一尊雷锋的铜像。乔安山每天都会把铜像擦拭一遍,边擦边跟老班长汇报自己的近况,共叙战友情。乔安山坚定地说:“雷锋从未离我们远去,他的精神我们更要世代传承。”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