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研制的松滋人:深藏功名50年,为国铸重器


2020年,是我国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堆满功率50周年和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建院55周年。

日前,新江口街道的尤兴柱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堆满功率50周年》纪念证书。

“都没想到!在有生之年,国家还记得我们!”尤兴柱激动地说。

1969年3月,刚满26周岁的尤兴柱便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来到了四川省909基地(现核动力研究院),进行中国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堆的研发设计。

(二排左1)

尤兴柱回忆,当时条件十分艰苦,在大山深处,核辐射大,每次出来起码要洗五分钟的手。核燃料堆有爆炸风险,出入反应堆仓都要持出入证。机舱的温度60几度,睡觉起来全身都是汗。

尤兴柱说,“不悔!哪怕我现在得了癌症,身体浑身一身病。”

核潜艇陆上模式堆犹如核潜艇能否正常下水的“试衣间”,而陆上模式堆能否达到满功率运行正是核潜艇能否按时下水的关键所在。为了加快核潜艇研究进度,1969年10月,中国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堆装置大厅便进入安装阶段,近万台件的设备、管道、电缆仅用半年时间全部安装到位。经过一年时间的抢建,热工水力、腐蚀材料、自动控制、仪表等十几个实验室建成,并投入试验运行,核潜艇陆上模式堆也终于从艰难中走完了最后的准备阶段,迎来启堆试验。

1980年,37岁的尤兴柱申请回乡,被分配到斯家场公社担任宣传委员,后因工作变动,尤兴柱又于1992年来到了文家河水库管理处任主任,从此与水利事业结下了一生的情缘。直到2003年退休后,尤兴柱这才终于有了时间陪伴妻子、孩子。

“那时候对家庭保密,对亲人所有人都保密,家里不知道。那都不能说,讲了属于泄密!一年可以请一次假回来”

直到今天,尤兴柱才真正和家人聊起那些尘封的往事。(编辑:张倩  王巧)



(作者:许春阳 欧艳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