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20年轮椅,他凭什么“站”起来

11月份,省级贫困村王家桥镇土桥村的贫困户,63岁魏道平领到了第一个月的工资1700元。

虽是寻常人平常事,但对于多年与轮椅为伴的魏道平来说是一个奇迹,他兴奋得像个孩子,笑逐颜开。

噩梦缠绕20年

土桥村属丘陵地貌,生产生活条件不是太好。很早以前,每至隆冬,总有三五个人背一杆猎枪聚在一处“赶山”,希望有些意外收获。

38岁的魏道平也是其中一份子。20多年前一个冬天,他们相约在一起狩猎,逐步合围一处灌木丛。突然,一只山鸡腾空飞起。枪手没有思想准备,慌乱中抠动扳机,一盘霰弹随着硝烟四散射出。

伴着一声惨叫,魏道平应声倒地……意外就此发生。这一枪,有6颗霰弹铅粒打中魏道平的大腿,而且4粒穿腿而过,再抬高一毫厘,或许生命就无可挽回。

接下来寻医问药,找土方验方没少跑路程,捡回一条性命已是万幸。

疗伤3个多月之后,魏道平勉强下地,跛腿行走,偶尔拖着残腿帮邻里乡亲干点水电安装,重活不能干,时间长不能坚持。硬撑着在工地打工,又意外从三楼摔下来。

20年来,他从开始的跛行,到后来轮椅代步,到整条腿濒临坏死,伤情每况愈下。

丧失了硬劳力,幸福日子没了盼头,整个家庭渐渐滑向深渊。

废腿一朝重生

10年前开始,魏道平的左大腿渐渐增粗,抽搐疼痛,痛不欲生。夏天衣单尚好上身,冬天就成了难题。行走也变得逐渐困难,开始还能依靠双拐,到后来变得只能依靠轮椅。

看着妻子忙完农活忙家务,他总想帮助分担,无奈挣扎着站起来踉跄几步却又跌倒。

看着自己成了累赘,魏道平变得自暴自弃。闷着发呆的时候,常常默默祈祷——哪怕只是站起来,生活能自理该多好。

扶贫春风吹土桥,魏道平因重病丧失劳力于2015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市委宣传部驻该村精准扶贫工作组多次上门宣传、落实医疗扶贫政策。从他的老母亲,到他的妻子,再到长大成人的儿子,享受医疗扶贫优惠政策一个也不落下。

2017年,新的医疗救助政策出台,魏道平的病腿也到了即将“报废”的关头。工作组动员他克服困难,抓住机遇做手术,“抓紧最后的希望,就有可能圆一个站立的梦”。

2017年,家庭会议商定,借了几万元钱,魏道平由儿子带到武汉去看病。帮扶人胡庆华主动支持1000元路费,帮他解急难。

经专家会诊,确诊系血管受到损伤没有愈合而受力发生渗漏。要治疗好,前后需做两次手术,第一次医疗费大概要15万元。

面对这个天文数字,魏道平给帮扶工作组和村组织书记打电话,确认“全年5000元医疗费封顶”的政策后,安心走上了手术台。

整个治疗加上陪护和生活交通等费用,共计花去了18万多元,最终报销了13万多元的医疗费。“扶贫政策好不好,看看我就知道。”魏道平的脸上绽放了久违的笑容。

追逐新的梦想

医疗扶贫,让魏道平从此站了起来,顶起家里的半个天。

两次手术后,魏道平前后用了不到半年,实现了由靠轮椅到靠双拐、再到扔掉双拐自由行走。

农闲时分,他四处接活,干水电工,早出晚归,总有使不完的劲。一年下来人均收入稳步增长,2018年他的家庭成了脱贫光荣户。

在他眼中,处处都是聚宝盆。今年,他种了8亩地的优质稻,在林地循环散养土鸡200羽,还利用堰塘养了鱼。挑水施肥种地,样样不再求人。

9月,他被龙澄公司聘请为簸箕岩村垃圾压缩站的员工,负责协调片区的垃圾清运处理和站点管理。他尽职尽责,尽心尽力,赢得大家的交口称赞。按月拿工资,这样以前不敢想的事,变成了现实。

更难能可贵的是,历此劫难,夫妻感情笃深。

他说,感激说不尽,只有不拖后腿,努力回报社会,珍惜刚刚开始的好日子,还干二十年……(编辑:张倩)

(作者:通讯员程葆春 丁勇 艾松)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