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见党史】河南叶县翠花桥:澧河两岸革命历史的见证者

翠花桥横卧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东南部龙泉乡龙泉村老街北的澧河上,是黄河以南历史最悠久的石板桥之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沧桑岁月 翠花桥诉说前世今生

据《叶县志》记载,“龙泉澧河桥亦名翠花桥、善桥,位于县城东南15公里龙泉街北澧河上,为石板平铺结构。长60米、宽5米,桥面为5块石板并排铺成,桥墩石庞大,间有龙头雕刻。桥面横二、四石条皆有车轮滚轧痕迹,足证其历史悠久,坚固持久程度在河南尚属罕见,对研究古代桥梁建筑很有价值。”

修缮后的翠花桥 中共叶县县委党史研究室供图

翠花桥始建于明代,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历史上曾是鄂豫交通要道。石桥为青石板结构,两侧无桥栏。桥35孔,每孔由5块数吨重的石条铺就,石条与桥墩之间均有铁条连接固定,车辙下的两块石条为花岗石,极为耐轧。桥面共有175块青石,石板长1.3米,石板间以1米多长的铁钉固定。桥墩有龙头雕刻,逆水排列,昂首瞪目、张口卷须,不仅增加了大桥美观度,更重要的是起到分水作用,缓解洪水对大桥的冲击力。

地方政府和民间百姓曾多次对翠花桥进行修缮。相传,清乾隆年间,桥北吕庄村吕氏对石桥进行修建,称吕桥。后桥南董氏重新修葺此桥,改名董家桥。吕、董两家为古桥冠名之争讼至县衙,知县郭岩判曰:“为民涉水之便,行善也。”遂改名善桥。后来知县廖思芳平叛有功,擢镇江知府。廖思芳经过此桥,适值阳春三月,两岸柳翠花红,景色宜人,兴致大发,赞为“翠花桥”,沿用到今。

1988年河南省古代建筑研究所主持对翠花桥进行修缮。由于多次发生特大洪水,石桥的桥墩、桥面损毁严重,桥墩下沉,有的桥面石板断裂,有朝不保夕之虞。2013年,叶县人民政府筹资180万元,由南阳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设计,修复桥身33孔及燕翅、海墁石等,增设止水墙,古桥再次展现出优美的身姿,以悠久的历史、雄伟的气势、美观的造型、旖旎的风光,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聚集地。

初创县委 翠花桥畔播撒革命火种

中共叶县第一届县委旧址纪念馆坐落在翠花桥畔,这里记载着翠花桥畔曾经发生的革命历史。

油画《倾听历史》 周国亭 作

1927年7月,叶县共产党人成立叶县党支部,这是平顶山党史上最早的共产党组织。叶县党支部开展农民运动,全面加强党的宣传、思想、组织建设;协助国民党县党部建立了三处“妇孺收容所”,使苦难群众和弱势群体得以生存;创办《晨鸡》周刊,宣传马列主义和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扩大青年读书社,组织城乡青年阅读进步书刊,提高思想觉悟,宣传共产党的性质、使命和主张;筹建农民协会;组织声讨蒋介石的示威游行,驱逐英国传教士出境。初建的中共叶县支部领导全县革命群众,联合国民党左派进行革命斗争,对配合国民革命军二次北伐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国民党右翼背叛革命,镇压共产党,导致大革命运动失败。1927年10月,叶县党支部遭到破坏,被迫停止活动,但共产党员的革命意志依然坚定,继续进行着不屈不挠的地下斗争。1928年4月,叶县共产党人重建叶县独立党支部,贯彻八七会议精神,发动群众,组织暴动,开展夺枪斗争,建立革命武装,反击国民党的反革命行径。同年11月,在国民党反动当局的残酷镇压下,叶县独立党支部又一次被迫停止活动,但革命的火种仍然在昆阳大地传播。

1930年夏,中共河南省委和豫中特委决定组建叶县县委,派叶县籍共产党员崔新吾回到叶县,传达指示。经过叶县共产党员的紧张筹备,1930年6月,在翠花桥南畔的龙泉小学(今龙泉寺)内,在此任教的共产党员董锡之悄悄组织召开全县党员会议,成立中共叶县第一届委员会,董锡之任书记,兰德修、陈继尧、石嘉云、段永胜、崔慎三等任委员。

古朴的翠花桥可以作证,这里是有志青年相约革命的聚集地,悠悠的澧河水可以作证,这里把革命的火种传播向广袤的昆阳大地。

胜利会师 昆阳儿女驰骋抗日战场

1944年4月,侵华日军突袭叶县,侵略者的铁蹄蹂躏着昆阳大地,早已觉醒的昆阳儿女纷纷举戟抗争,烽火中诞生了六支抗日革命武装,活跃在古老叶县的山川平原中。董锡之、张联芳领导龙泉游击队就奔驰在叶县、舞阳交界地区,纵横在这澧河两岸的碧水绿林间。

1945年初,经新四军第五师豫南游击兵团司令员黄霖决定,常村游击队暂不变动,龙泉游击队编入效支队,其他四支游击队合编为叶县挺进总队,纳入新四军战斗序列。5月13日,新四军第五师参谋长刘少卿正式命名效支队为叶舞支队。龙泉籍共产党员,曾任舞阳、叶县县委书记的王泽民担任叶舞支队政委。次日,新改编的叶舞支队一举拔掉了舞阳大韩庄日伪据点。6月16日,刘少卿在龙泉草厂村召开会议,对叶县革命武装再次改编,叶县挺进总队改编为叶县独立团,叶舞支队护送刘少卿到豫西后接受八路军河南军区的集训,军区任命王泽民为叶舞支队支队长兼政委。8月13日,集训后的叶舞支队随陈先瑞领导的八路军三支队返回叶县故土,途中连续作战,痛击日伪,连战连捷。8月18日,陈先瑞领导的八路军三支队和黄霖领导的新四军豫中游击兵团在翠花桥畔胜利会师,再次对叶舞支队和叶县独立团进行改编扩充。曾被毛泽东主席称赞为“陕南王”的战将陈先瑞驻扎在龙泉寺前的高地上,他坐镇指挥,酝酿建立豫中地委、行政专署、军分区的重大决策,指导筹备叶县抗日民主政府。

1945年8月20日,仍然是那座古朴的翠花桥,仍然是那座古色古香的龙泉寺,再次迎来一场革命的盛会,叶县抗日民主政府在这里隆重成立,陈先瑞司令员出席大会,刘雪棠任县长,董锡之任秘书长。之后,叶县县委也在此重建,淳运堂任县委书记,董锡之任秘书长,浴火重生的革命政权成为叶县革命的中流砥柱,两支新生的革命武装力量成为叶县抗战的中坚力量,对穷途末路的日伪侵略者给予最后的痛击,开辟了嵖岈山到伏牛山的战略要地,策应了豫中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

泥塑作品《草厂会师》 中共叶县县委党史研究室供图

澧水悲壮 共产党人血染碧水长桥

1947年11月,陈谢兵团解放叶县,12月31日,叶县民主政府成立,分置九区,设书记、区长。1948年5月21日,国民党第十一师扰经叶县,县委、县政府组织县区两级党、政、军人员有序撤离。按照组织部署,第七区区长杨金印、区干队队长彭彦士率90余人向东南方的山区撤离。杨金印等人于5月22日撤离区政府,当晚转移到龙泉乡澧河北岸、翠花桥畔的吕庄村过夜。

午夜时分,哨兵突然发现庭院外有攒动的黑影悄然向这里快速靠拢,刺刀上折射着星星点点的寒光。“不好,有敌情!”随着哨兵一声惊呼,寂静的夜空瞬间被凄厉的枪声所惊醒,七区休息的庭院已经被敌军重兵包围,惊醒的战士们一边举枪还击,一边向翠花桥撤退,借助坚固的石桥和陡峭的河坡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多次突围,伤亡大半。最终,彭彦士等18人成功突围,杨金印等6人被俘。天亮时分,阴云惨淡,杨金印等人被押回县城,惨遭酷刑,宁死不屈。敌人将杨金印等11名共产党人残杀在城东九龙口(今叶县政府门前),杨金印和同志们在刑场上大骂敌人,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慷慨就义,年仅36岁。为缅怀烈士,县政府将县城城隍庙街更名为金印街,烈士战斗过的桥头吕村更名为权印村(另一位烈士为本村农会主席李权林),沿用至今。

岁月的车轮碾轧着翠花桥的车辙悠悠驶过,绿了石桥下潺潺流淌的一江春水,黄了澧河两岸茂盛的万顷麦香,承载着革命的遗迹走过百年,世代赓续着革命者的精神。如今的翠花桥默默见证着澧河边的历史变迁,在这片碧血丹心浸染过的红色沃土上,叶县人民正谱写着新时代跨越腾飞的崭新华章。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