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60年代,周恩来总理在博物馆曾经对着一位先烈的遗像和遗诗手迹动情地说:“这些遗作,是我们党在战争年代里流血牺牲的烈士给他的亲人的最完整的遗书。”这些遗作的作者,就是曾经被毛泽东称为“我党我军政治工作第一人”的刘伯坚烈士。
刘伯坚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优秀党员、中国工农红军的早期优秀将领、我党我军杰出的政治工作者。1895年出生于四川平昌,自小研文习武,志存高远。青年时代远赴法国、比利时勤工俭学,成为中共旅欧支部的重要成员。大革命时期,他被组织派到冯玉祥领导的西北军总政治部开展政治工作,影响了大批有志之士。中央苏区时期,他参与策划、组织了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宁都起义”,担任新组建的红五军团政治部部长。中央红军长征后,刘伯坚留在赣南坚持游击斗争。1935年3月初在突围中负伤,不幸被俘。敌人威逼利诱,严刑拷打,刘伯坚宁死不屈,3月21日被敌杀害于江西大余金莲山刑场,年仅40岁。
在牺牲前,刘伯坚写下了《带镣行》《移狱》《狱中月夜》等遗诗和给兄嫂、妻子的遗书。这些诗书浩然正气、大义凛然,在中国广为传颂,堪称共产党人的“正气歌”。
“带镣长街行”
从被俘之日起,刘伯坚就抱定“一死以殉主义,并为中国民族解放流血”“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的决心。3月11日,敌人将刘伯坚从大余监狱押往国民党第六绥靖公署候审室。移狱路程很近,敌人为从精神上瓦解刘伯坚的斗志,故意押解他在繁华的青菜街行走示众。刘伯坚虽然伤痕累累、身负重镣,依然器宇轩昂,从容走过大街。革命者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让路旁百姓感佩不已。
敌人企图以羞辱的方式摧毁刘伯坚的意志,却让内心坦荡的革命者写出了不朽诗篇。当晚,刘伯坚在囚室挥笔写下气贯长虹的诗篇《带镣行》:
带镣长街行,蹒跚复蹒跚;
市人争瞩目,我心无愧怍。
带镣长街行,镣声何铿锵;
市人皆惊讶,我心自安详。
带镣长街行,志气愈轩昂;
拚作阶下囚,工农齐解放。
《带镣行》为五言古诗,全诗一咏三叹,分为3段12行。每段首句以“带镣长街行”吟咏,次句分别从蹒跚之形、铿锵之声、轩昂之神,歌叹革命者慷慨赴死的大无畏精神。铁镣锁住了革命者的双脚,但锁不住他的坚定信念和昂扬斗志;铿锵的铁镣声,每挪动一步,都似在唤醒民众,此情此景撼人心魄。每段第三、四句,对围观百姓的神态变化和革命者的内心情感作了递进式对比。革命者的这种无愧和安详源于革命者对党的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革命者为国家民族大义而无所畏惧,心底无私自然无愧。层层铺垫下,革命者最后发出“拚作阶下囚,工农齐解放”的誓言,将全诗的情感迸发到高潮。
“我为中国作楚囚”
刘伯坚视革命气节比生命更可贵,对文天祥的《正气歌》倍加推崇。3月13日晨,他面对着低矮狭窄污秽的囚室、凶神恶煞的看守,忍受着饥饿的生活、沉重的脚镣和匍匐膝行的痛苦,奋笔写下七言长诗《移狱》:
大庾狱中将两日,移来绥署候审室,
室长八尺宽四尺,一榻填满剩门隙;
五副脚镣响锒铛,匍匐膝行上下床,
狱门咫尺隔万里,守者持枪长相望。
狱中静寂日如年,囚伴等吃饭两餐,
都说欲睡睡不得,白日睡多夜难眠;
檐角瓦雀鸣啁啾,镇日啼跃不肯休,
瓦雀生意何盎然,我为中国作楚囚。
夜来五人共小被,脚镣颠倒声清脆,
饥鼠跳梁声啧啧,门灯如豆生阴翳;
夜雨阵阵过瓦檐,风送计可到梅关,
南国春事不须问,万里芳信无由传。
刘伯坚借用南冠楚囚的典故,豪迈放歌“我为中国作楚囚”,表现出绝不屈辱投降的如磐志节,展示了为革命甘坐牢笼的战斗精神。全诗分为三段,前四句为第一段,通过“一榻填满”“脚镣锒铛”“匍匐膝行”“持枪相望”等场景描绘,控诉了国民党反动派残酷迫害革命者的罪行;中四句为第二段,通过“日如年”“睡不得”“夜难眠”“鸣啁啾”等细节,描述了黑暗非人的监狱生活;后四句为第三段,“南国春事”暗喻南方的革命势力蓬勃发展,革命者抒发了壮志未酬、渴望重返革命队伍同战友们并肩战斗的强烈愿望。诗中的“梅关”位于江西大余与广东南雄交界的梅岭,是革命队伍开展游击斗争的地方,也是刘伯坚魂牵梦绕之处,他希望自己能够葬在梅关,站得高,看得远,看得见燎原的烽火,看得见革命胜利的到来。全诗充溢着凛然正气,句句发自肺腑,不尚雕饰而大气磅礴,感情真挚而韵味深厚。
刘伯坚至死都为自己是共产党人而自豪,始终保持着对党的耿耿忠心。他在遗书中嘱咐亲友,不要去找当年在西北军共过事的国民党要人来营救他。因为那些出面救他的人“走的道路不同”,他们可能“做些假仁假义来对付我,这对于我丝毫没有好处,而只是对我增加无限的侮辱,丧失革命者的人格”。
刘伯坚对党忠诚、至死不渝的品格,对战友满腔赤忱的热爱,鼓舞和感染了无数人。后来,老战友叶剑英为表达对刘伯坚的怀念之情,特作《建军纪念日怀战烈》诗一首:
红军抗日事长征,夜渡于都溅溅鸣。
梁上伯坚来击筑,荆卿豪气渐离情。
“空负梅关团圆月”
刘伯坚为革命出生入死、四海为家、一生漂泊、身无财物,不得不将三个儿子分别送给兄嫂和江西福建两位老乡家里抚养。他在遗书中拜托兄嫂把寄养在老乡家的孩子接回抚养,并坦然申明:“我为中国革命没有一文钱的私产,把三个幼儿的养育都要累着诸兄嫂。”
作为革命者,刘伯坚有着超乎常人的崇高与伟大;而作为人之丈夫、人之父母,他也有同普通人一样的柔情与眷恋。3月19日,正是农历二月十五日月圆之夜,本是团圆之时,刘伯坚自感将不久于人世,与妻儿再难相聚,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写下了七言感怀诗《狱中月夜》:
空负梅关团圆月,囚门深锁窥不得;
夜半皎皎上东墙,反影铁窗皆虚白。
诗作描绘了两幅剪影式的场景:一是人间美好的圆月缓缓升起,深陷逼仄囚门的革命者却看不到月亮,享受不到自由;二是皎皎月光与黑魆魆的铁窗倒影都冰冷地映在东墙之上。光明与黑暗、美好与残酷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直逼人心。诗作既诉说了战争中家庭的离乱之苦,又倾吐了革命者内心对妻儿的思念之情。诗人触景生情,景中寓情,抒发了深沉而又复杂的内心情感,沉郁含蓄却又淋漓尽致,外柔内刚,沉挚悲壮。
写完这首诗后两天,刘伯坚即赴刑场。行刑那天,刘伯坚给妻子王叔振写下了最后一封信:“你不要伤心,望你无论如何要为中国革命努力,不要脱离革命战线,并要用尽一切的力量教养虎、豹、熊三幼儿成人,继续我的光荣革命的事业。我葬在大庾梅关附近。十二时快到了,就要上杀场,不能再写了,致以最后的革命的敬礼。”可惜王叔振再也看不见丈夫这封绝笔信了,因为这封信还没寄到,她就牺牲在了闽西长汀。
刘伯坚的遗作,字迹如往常一样工整端庄、雄厚有力。诗书洋溢着甘为革命赴汤蹈火的气概,读后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后来,战友宋任穷看到刘伯坚的遗书,不无感慨地说:刘伯坚真是了不起,快要上刑场了,还那样镇定自若地写家书,信上的字迹和笔画,跟平时一模一样,一点都没有变,真称得上是一个特殊材料制成的共产党员。
文章刊载于《学习时报》2022年6月3日第4版
请输入验证码